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低温回流法和溶剂热法制备了单分散TiO2微球,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具有介孔材料的特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催化材料,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自洁净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以钛酸丁酯(TBOT)为钛源,三乙醇胺(TEA)为配位抑制剂,利用溶胶凝胶法(sol gol)制备了无定形TiO2前体,分别采用低温回流和溶剂热法使前体晶化,成功制得了单分散TiO2微球。2.利用XRD、SEM、BET、TG等方法对所制备的TiO2样品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利用光催化还原Cr(Ⅵ)离子的反应表征了样品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低温回流法制备的TiO2样品,其物相以锐钛矿相为主;样品为分散性良好的微球,球形特征明显,粒径较为均匀,颗粒间无黏连。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物相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样品外观近似球形,表面粗糙,粒径不均匀且有黏连,反应条件改变时,微球破碎形成空心结构。BET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均具有介孔结构,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比表面积较大;TG DSC分析显示所得微球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TiO2样品,光催化还原Cr(Ⅵ)离子的活性都很高,反应2h,离子去除率达到90%以上。3.详细研究了反应溶剂、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TiO2微球结构、形貌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HCl/EtOH溶液为反应溶剂,有利于获得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微球。在溶剂热法过程中,酸浓度对物相有显著影响,酸浓度为5wt%时,TiO2样品中金红石含量达到极值。增大酸浓度到一定程度时,微球破裂,产生空心结构。在回流法和溶剂热方法中,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高晶化程度;过高的反应温度或过长的反应时间容易造成微球团聚。以3wt%HCl/EtOH为回流溶剂,85℃回流2.5h制备的微球分散性最佳,催化性能最优,反应2h,Cr(Ⅵ)离子的去除率达99%。4.研究了低温回流、溶剂热、高温煅烧三种晶化方法对制备TiO2纳米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初始条件下,高温煅烧样品的晶化程度最高,但样品团聚严重,无法制备单分散微球,所得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亦低于回流法和溶剂热法得到的TiO2样品。三种方法中,低温回流法是制备单分散TiO2微球介孔材料的最适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