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科技人才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新疆农科院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待开发地区,其比较优势是土地、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劣势是人才欠缺,尤其是科技人才欠缺。我国区域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落后已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科技人才的匮乏与使用不当是科技落后的瓶颈之一。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科技人才,他们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所,是以公益性研究、创造社会效益为目的事业单位。然而,人才流失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是针对企业人才的,针对事业单位或非营利组织的人才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借鉴了国内外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采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及留才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 本文在对西方人才流失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以新疆农科院为个案,对107名一线科技人员进行“新疆农科院一线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四个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通过定量研究发现:(1)一线科技人员对各工作要素和科研环境要素满意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科研经费、实验条件、学习培养、收入福利、项目申请立项成果排名、单位沟通、科研信息环境、职称晋升、单位发展前景、工作认同感、学术开放程度、上司因素、团队关系、科研人员相互交流。(2)科研信息环境、科研人员交流、团队关系、单位沟通、工作认同感等因素对科技人才流失意图具有显著影响。 为了弥补量化研究测量取向的局限性,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本文也对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人才流失原因进行了质的研究。本人对个别科技人才、管理者或群体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导致西部科技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科研信息环境落后、实验室管理较封闭、单位定位不清晰、科技人员发展预期不明确、单位与科技人员相互间缺乏认同感、单位内沟通不畅、民主渠道不通畅、考核制度与绩效不挂钩、没有建立公平激励的薪酬体系、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不配套等。 研究人才流失原因的目的是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留住人才。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为新疆农科院科技人才提出留才机制体系的设计思路,即留才三环模式,依此提出了一套留住科技人才的措施:(1)建立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和人才规划;(2)用特色科技项目搭建科技人才的事业平台;(3)优化科研环境的建设;(4)建立岗位绩效考核体系;(5)建立公平激励的薪酬体系;(6)五种有效的精神激励方式;(7)因地制宜地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将世界各国不断联系在了一起,一方面它有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也
期刊
目的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很不均衡,不同地区生活的居民碘摄入量差别很大。自1996年我国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全国碘缺乏病已经基本消除,但随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用地需要通过征用转变为建设用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有征地制度的不适应性却日益显现,其中征地补偿问题尤其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