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相对于积极的角色外行为而言,消极的角色外行为是近十多年来才逐渐受到学者重视的研究方向。而从组织绩效的角度来讲,消极的角色外行为和积极的角色外行为共同决定着个体的工作绩效,因此,它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以员工的反生产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状况;第二、扩展反生产行为在组织层面的影响因素,探讨组织伦理气氛对反生产行为的预测作用;第三、将良心作为影响反生产行为的个体变量,探讨良心对反生产行为的预测作用;第四、探讨组织承诺在组织伦理气氛和良心对反生产行为预测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在自编《良心问卷》的基础上,选用《组织伦理气氛问卷》、《反生产行为问卷》、《中国职工组织承诺问卷》,抽取山东、江苏、湖北三省的企业员工3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了解我国企业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状况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
1.良心问卷由责任感、羞愧、自我约束、自我谴责、内疚和自我满足六个维度构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我国企业员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生产行为,但发生频率较低,且主要以消极怠工的行为为主,主动越轨和人际攻击的反生产行为相对较少。
3.组织伦理气氛对反生产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组织规章导向、利己导向、利他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与主动越轨和消极怠工的相关显著;法律与规范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与主动越轨和人际攻击相关显著。
4.良心对反生产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与反生产行为各维度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
5.组织承诺对组织伦理气氛起到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不同类型的组织承诺完全或部分中介于组织伦理气氛和反生产行为之间。
6.良心通过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对反生产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