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综合体建筑是在现代城市发展趋向集约化与立体化背景下产生的。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市更新、轨道交通建设的兴起,我国地下综合体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地下综合体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其强大且完善的交通与商业服务能力,形成对周边地块的辐射和影响,刺激周边土地价值、开发强度的提升,进而促进城市立体化、集约化的形成。本文重点关注地下综合体建筑中辐射与整合周边地块的联系要素——交通转换空间,分析其布局与设计要点,以及与城市立体化、集约化的关系。全文共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其中的交通转换空间与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的对象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交通转换空间解析。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影响交通转换空间设计的主要因子:功能、场地、体验。并以此为基础对交通转换空间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特征、适用、优缺点进行阐述。第三章交通转换空间的设计研究。分为空间布局和空间设计两个方面内容。首先提出三种常见的空间布局类型,并辅以案例进行评析;然后提出交通转换空间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内容;最后结合实地考察,对案例中的空间布局、空间设计及其成效进行分析。第四章项目实践。对笔者参与的南京红花机场地下综合体的方案设计过程进行解析,展示如何通过交通转换空间的布局与设计,完成对周边地块的连通和内部功能的整合。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在城市和建筑双重背景下如何通过交通转换空间的合理布局与设计完成地下综合体建筑的功能诉求,发挥其最大效益,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设计依据,启发相关项目实践的设计思路。本论文正文部分约50000字,图片103张,表格8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