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数据公司(IDC)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全球的数据增长呈两年翻一番趋势,未来10年的数据总量,将呈75倍的数量级增长。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升级了数据的三维(数量、速度以及多样性)增长模式,使得这些激增的数据中90%以上,并非源于多年的累积,而是产生于最近几年。生产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医疗卫生业以及教育文化业等各行各业持续增长的数据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数据理念。不管我们对于“数据”的洞见如何,不知不觉之中,人们已经进入一个数字化生存空间,数据洪流已经全方位、大规模的冲击着人们的“三观”,数据之“大”可见一斑,“大数据”、“大知识”、“大信息”以及“大发现”的时代悄然而至。大数据所蕴含的深刻洞见已引起了当今各领域的高度关注。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图灵奖得主Jim Gray在《科学的第四个范式》中,提出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赋予了大数据在当今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范式地位。在各国政界,奥巴马政府率先推出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大数据的相关科学研究,提高大数据的技术研究水准,以推进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获取知识和洞见的能力,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经济领域,麦肯锡研究机构在对大数据大范围、多领域的调查中,肯定了大数据对于提升各个商业领域价值创造力的巨大潜能。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类似于黄金或货币一样的新经济资产。在教育领域,个性化教育模式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国内外教育人士关注的话题,不管是奥斯汀佩伊州立大学的“学位罗盘”系统,还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挖掘Facebook的页面数据,来实现个性化学习体验,都是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个性化教育领域的体验和尝试。总之,大数据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大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哲学研究,已经成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不断突破创新的基石。然而,当前人们处于一种“数据很大很丰富,理论很匮乏”的境地,很多对于大数据的哲学研究只是停留在零零散散的尝试与探索状态,缺乏对大数据本质的深刻洞见、相关理论的有力论证以及各种研究的体系化建构。文章首先通过对大数据的研究现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引出研究大数据哲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大数据的本体论内涵,为进一步探索大数据的哲学内涵作好基础铺垫。第三部分以数据所涉及到的基本哲学概念为基石,对大数据所涉及的哲学内涵进行挖掘。第四部分通过对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影响的总结性研究,分析了关于大数据所存在的各种争议,在对大数据进行了宏观性总结的同时,提炼出了其所蕴含的深层哲学启示,凸显了大数据的大价值。全文旨在透过大数据现象,在客观理性地认识大数据的同时,挖掘其蕴藏的深层哲学内涵,为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创新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世界观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