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血管性认知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多学科同步观察分析,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范围内,客观观察评价针刺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参照2006年美国神经疾病协会制订的标准(DSM-Ⅳ、美国国立神经与语言疾病及中风研究所(NINCDS)及美国痴呆和相关疾病协会(ADRDA)制订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诊断标准、加拿大卒中网联合颁布的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和1990中国中医药学会年提出的《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老年呆病的诊断标准筛选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根据临床需要设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适合入组研究的中风血管性障碍患者。临床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合格中风血管性障碍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的同时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与常规康复锻炼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针刺穴位以百会、风池(双)、人中、神门(双)为主穴,根据临床中医辨证肾虚者配以肾俞、太溪,肝肾阴虚者配内关、三阴交,痰瘀者配丰隆、三阴交,气滞血瘀者配膈俞、悬钟。刺法上,百会需向前平刺、人中需向上斜刺、风池需向对侧鼻尖球方向斜刺、神门直刺,配穴按照常规刺法进行,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合格受试者入组后,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重要疾病史、用药史、记忆病史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记录包括髓海不足、气血亏虚、心脾两虚、肝肾不足、脾肾两虚证等主证以及有关兼证的症状项目,应用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应用画钟、人像辨认、物体记忆试验(FOM)、数字广度测试(DST)、词汇流畅性试验(RVR)和Boston命名试验(BNT)对患者的神经心理进行测试,应用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功能(FAQ)量表对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评价,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CT或MRI结果进行VCI的鉴别诊断。在以上基线资料均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后,按照试验方案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以就诊时、治疗后第一周末、第二周末、第三周末为观察点,详细记录主要效应指标CGIC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 Guy 1976)和包括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记分(MMSE总分、FAQ总分、ADL总分、画钟、FOM总分、RVR总分、DBT总分、BNT总分)的改变情况。用于观察安全性的包括血、尿、粪常规、GPT、BUN、血糖、血脂、心电图、CT或MRI等实验室检测项目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检测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如疑有不良反应时,应随时检测。研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均必须如实记录,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症状的轻重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临床研究结束后,及时汇总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最后客观评价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根据数据资料及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分类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同时进行意图-治疗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es, 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 subjects analysis)。次要效应指标中单项指标数据缺失,以该组的均数代替。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认知与日常活动、社会功能等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组间的显著性检验。主要疗效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分析方法,以终点值作为因变量,试验措施、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作为协变量,统计模型中检验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本研究共有合格受试者120例,经过简单随机分组后,针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痴呆类型、VCI严重程度构成、教育程度和既往病史分布、病程、CT检查结果、中医症状计分、治疗前合并用药情况、认知功能和社会、日常活动能力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和依从性比较上均没有差别,两组在基线水平上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以综合疗效评价参考CGIC为主要效应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意图一治疗分析中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7-3.68)和3.25(95%CI:2.96~3.53),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表明,两组CGIC平均分分别为3.38(95%CI:3.06~3.70)和3.15(95%CI:2.84~3.45),两组的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这说明两组患者完成全部规定疗程并有高依从性。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高血压病史为协变量,以组别为影响因素,分别对各个次要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每4周两组MMSE均平均增加1分左右,但其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不显著,而且各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协方差分析模型结果是:合并高血压与否=0.09,性别=1.7,年龄=76.3,教育程度分级=1.8。多元分析显示,MMSE、FAQ、CDT. RVR和DST的时间效应的Wilks X检验F值分别为6.8、2.9、3.9、2.9和5.3,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0.04、0.01、0.04和0.002,其他指标Wilksλ检验的P值均>0.1,且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的比较,P值也均>0.1。为明确两组比较出现假阴性可能性的大小,即了解统计检验发现两组所存在差异的能力,对综合疗效比较进行检验效能(Power)的计算。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中,对照组进展率Pc=(15+2)/60=0.283,针刺组进展率Pt=(9+1)/60=0.166。经计算,统计检验效能为0.19<0.8。研究结果印证了该病病机及证候的有关认识。从表4、表5可见,以髓海不足、肾虚和以此为基础的复合证候的频数分布为66%(91/138),其次为心脾两虚(占18.84%)和气血两虚(占15.22%),兼证中则以瘀为主,其次为痰、火。安全性检测和不良反应观察中,治疗前检测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UN),心电图,其中治疗前正常心电图者治疗后复查,仍为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改变。安全性的观察表明,本研究中大部分病例进行了治疗前后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肾功能(BUN)检测,未观察到针刺对血常规,心电图有影响。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在主要疗效和次要指标的比较上,尽管针刺治疗组对比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协方差模型的重复测量分析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对疗效的影响后,也未发现各个效应指标的有意义的组间差异。但通过统计检验效能的计算,可知本研究中检验效能较低(0.19),尚不能有足够的把握排除结果的假阴性,提示本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含量不足所致。如扩大试验的样本量,将能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综上所述,针刺治疗VCI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人脸识别在社会管理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卷积网络神经系统的自适应学习,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达到准确识别人脸的目的。传统的人工签到、指纹识别在身份认证应用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是高新技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源泉,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具有价值的资产。知识型人才作为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者,具有
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儒、墨、道、法虽然旨趣有异,但却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都把致思的最终趋向确定在世界对人的意义上,归结到价值理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学会应用
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人的思想意识是人对环境的反映;人的品德和心理是环境熏陶和磨砺的结果,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莫大影响。德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
<正>睡眠医学的诊断方法在睡眠疾病的诊疗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诊断方法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客观诊断方法中,有多导睡眠图、移动式睡眠记录方法等,而主观诊断方法主要是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山西省高校医学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亟需加速建设和优化配置。但目前山西省在此方面存在着家底不清、情况不明等问题,具体表
针对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其历史成因、经济困难生助学工作的发展和现状着手,分析高校经济困难生助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助学工作的成绩与挫折。 通过各发达
陈至立同志最近指出,加入WTO给我国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在教育领域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顺应世界潮流,增强教育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使其能更适应
背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