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全球数据新闻奖”为研究主体,该奖项被视为数据新闻领域内的标杆。本文以该奖项2012-2019年共598篇入围数据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制作团队、数据来源、可视化呈现以及用户互动特征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对部分典型作品进行完全阅读,总结出数据新闻作品一般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数据新闻领域的反思。本次研究发现,入围该奖项的数据新闻作品在其制作团队方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全球数据新闻奖”为研究主体,该奖项被视为数据新闻领域内的标杆。本文以该奖项2012-2019年共598篇入围数据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制作团队、数据来源、可视化呈现以及用户互动特征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对部分典型作品进行完全阅读,总结出数据新闻作品一般特征及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数据新闻领域的反思。本次研究发现,入围该奖项的数据新闻作品在其制作团队方面:制作团队背后机构类型多元,所属国家分布呈现大且汇聚,小且分散状,制作风格也各有特色,其中大型制作团队流程清晰且分工明确,小型制作团队则更愿意尝试不同风格数据新闻;数据来源方面:媒体越来越依赖自己搜集数据,地理数据成为可视化的重要数据支撑,同时媒体开始探索无人机、传感器等多元数据搜集方式;可视化呈现方面:基础图表类型仍是主要可视化形式,并且数据新闻正经历数据表现新闻向数据驱动新闻的转变;用户互动特征方面:在线访问数据库成为重要的互动形式,新闻游戏互动逐渐受到媒体重视。“全球数据新闻奖”作为数据新闻领域表彰优秀成果的重要奖项,对数据新闻实践有着示范和指导作用,因此,针对该奖项趋势的研究揭示了数据新闻的生产及背后理念,研究结论将给其他媒体在数字化转型、营收途径创新及内容附加值扩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编程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并迅速普及,在小学阶段利用图形化编程工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而且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而对目前编程在小学课堂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研究以App Inventor作为小学编程工具,开发出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微课资源;课前,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编程;课上,学生可以对所遇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观摩歌手演唱视频、研究音乐美学理论以及访问曲作者和总结本人的学习实践经验,论证了歌曲《山路十八弯》的灵魂是鄂西土家族的奇峰秀水、生活习俗养成的粗犷豪迈、乐观开朗、质朴奔放的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论证了歌曲《山路十八弯》“歌词的‘生活意境’、曲式的‘民谣歌体’、旋律的‘地方色彩’”的创作特点;论证了歌曲《山路十八弯》所表达的音乐神韵是土家族民族性格、音乐状态是载歌载舞的音乐律动以及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增速换挡、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政策调控逐渐走向日常化。然而,政府通过政策调控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频繁政策变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对私人部门投资经营产生了负向效应。企业的营运资本管理作为影响其经营发展的重要一环,却较少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角度,通过使用Baker et al.(2013)基于新闻媒体报道视角构建的不确定指数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衡量,
表情识别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学习情绪。由于当下基于表情识别的课堂教学评价都是直接根据算法的分类结果进行的,而直接得出的结果很容易受到样本特征、抽样的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面部表情分类的先验知识可以作为有益而必要的补充,从而可以建立更加符合真实情况的评价模型。因此,本研究以中学课堂教学学习者面部表情为研究对象,融合深度学习、贝叶斯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实时人脸检测和
优化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提高城镇化质量对于未来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如何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现有文献存在持续争议。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过程这一视角来讨论城市最优人口密度问题,认为各城市之间存在一种赶超现象,少数城市是吸收和转化国外技术的主要场所,是本国的增长前沿,其他城市通过接受前沿城市的溢出来实现增长,城市人口的最优密度与城市在宏观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有关,人口密度对经济增长的
梁平木版年画发展近三百年多年历史,从清朝中期,民国到近代,属于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春节产品。但是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传统习俗也随之减弱或消失。梁平木版年画也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本课题以梁平春节习俗与当地木版年画的关系为切入点,浅析近代春节习俗对梁平木版年画的影响。主要分三个章节对文章的论题进行论述,首先,阐述了梁平木版年画的基本信息,包括它的历史渊源、艺术语言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