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软玉山料表面常有一层厚度不等的白色风化层,其透明度、光泽均与玉质部分存在很大差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宝石学基本性质测试、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比表面仪、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技术方法,对俄罗斯软玉山料风化层组成矿物成分特征、结构特征、谱学特征进行研究。俄罗斯软玉山料风化层一般较厚,白色、黄白色,土状光泽,不透明,其间分布黑色、黄色浸染物。风化层的相对密度为2.7472.869、显微硬度为5.395.96,均明显低于软玉的标准数据,这与其内部疏松的结构有关。电子探针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表明,俄罗斯软玉山料风化层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未产生粘土矿物等物相。透闪石中的K元素含量高于玉质层,其他元素未见明显规律,说明风化作用未对其化学成分产生明显变化。风化层与玉质层的X射线粉晶衍射峰无明显差异表明,风化作用并未降低透闪石矿物的结晶度。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风化层中的透闪石晶体呈细针状,排列杂乱,颗粒间存在较大空隙,晶体边界由于发生明显溶解作用而变得浑圆。这些结构上的变化会引起光线发生很多次反射和折射,最终呈现纯白色、不透明、土状光泽的视觉外观。运用比表面仪对风化层的孔隙结构进行研究,风化层比表面积为15.432m2/g,孔容为0.060cm3/g,远远大于玉质部分比表面积(1.960m2/g)和孔容(0.003cm3/g),表明原玉质部分通过风化作用,内部空隙度明显增加。观察风化层的孔径分布图、吸附-脱附曲线后发现,风化层中同时存在介孔、微孔结构。俄罗斯软玉山料风化层拉曼光谱中224cm-1、674cm-1强特征峰的相对强度低于原玉质部分,表明风化层结构比玉质层疏松。俄罗斯软玉山料中存在黑色、褐色树枝状浸染物质,这一特征与软玉子料十分相似。通过电子探针测试、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形态和主要成分均与子料中的黑色树枝状浸染物质相一致。因此需谨慎将该特征作为软玉子料的鉴定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