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纳米颗粒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un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是一种具有六角纤锌矿型结构的宽禁带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它的半导体、光电、紫外线屏蔽特性等化学物理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应用到了各种各样的领域。比如,电子器件、透明紫外线保护膜、化学传感器、防晒霜中的紫外线过滤以及纺织品等等。然而,人们逐渐认识ZnO NPs的优点和潜在的巨大经济市场的同时,有些科学家开始意识到ZnO NPs对人体健康、环境等方面是否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近十年来毒理学研究表明ZnO NPs对生物体有潜在的毒性。有些研究证实ZnO NPs对细菌、老鼠、水蚤、甚至对人体细胞有毒性作用。近年来,虽然对纳米颗粒的毒性研究越来越多了,但是对植物的影响研究还很少,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对种子的发芽以及根长度的影响。据我们所知,从植物的根长、有丝分裂指数以及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进行ZnO对植物的毒害以及遗传毒性研究从未报道过。因此为了提高NPs对植物影响认识,我们研究了ZnO NPs对大蒜根生长以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nO纳米颗粒对大蒜根尖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递减,当浓度达到50 mg/L时,大蒜根尖完全停止了生长。50%的抑制浓度(IC50)约在15 mg/L左右。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ZnO NPs导致了大蒜根尖有丝分裂指数的下降,显著性为P<0.05,P<0.01,甚至达到P<0.001。在浓度为20,30,40,50 mg/L,处理时间为24h时显著性为P<0.001。浓度为50 mg/L,处理时间为24h时,有丝分裂指数最小,3.91±0.78 %。此外,ZnO NPs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诱导了异常细胞,其包括染色体粘贴、染色体桥、染色体断裂及染色体滞后等。染色体畸变率随ZnO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处理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且浓度为30,40,50mg/L时,在所有的时间段显著性为P<0.001。此研究为ZnO NPs的植物毒理学和基因毒理学提供新的信息。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材料的尺度也将变得越来越小。纳米材料在科学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子尺度结构的特性也成为了当今的研究热点。材料的电子能带是研究材料性质的基础,密度
为了对医学成像等技术手段和组织结构的生理状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了解组织中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其次由于人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质的湍流运动现象
全息图能记录光场,并且能再现出原来的光场。计算全息图(CGH)是使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光学全息的记录过程来编码制作得到的全息图。由于计算全息能够记录和再现计算机模拟出的虚拟
本论文详细讨论了六光子纠缠制备、十量子比特纠缠制备以及利用这些纠缠源所进行的量子计算、量子模拟相关的一些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实现了六光子纠缠GHZ态和簇
在机械工业中,硬质涂层可以使切削工具、模具和机械零件的表面增强,对于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我们要不断研究提高工模具使用性能的
极区中间层夏日回波(PMSE)是发生在夏日时节极区中间层顶(80~90km)的强雷达回波现象。在过去的三十年中,PMSE现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目前,PMSE现象被普遍认为是电子数密度的局
有效控制从一个量子态到另一个特定量子态的布居数跃迁,不仅对设计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及产物非常重要,而且对原子光学和量子光学中特殊量子态的制备、量子态相干操控等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