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流语篇指文学作品中使用内心独白方法描写人物非逻辑性意识活动的言语片段,具有跳跃性、体验性和非交际性特征。一直以来,意识流语篇研究主要集中文学方面,语言学研究相当薄弱,本文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意识流语篇的内部衔接、语义特性和语用特征。 内部衔接研究,分别考察词汇衔接、指称衔接和结构衔接。词汇衔接主要通过词语语义联系实现语篇衔接,它能够实现远距离衔接和近距离衔接,其所在语篇跳跃幅度大。指称衔接主要通过先行词与回指词两者指称对象相同实现语篇衔接。同词汇衔接相比,指称衔接只能以近距离衔接为主,其所在语篇跳跃幅度小,先行词和回指词多处于话题位置。结构衔接主要通过句法结构本身的构式意义实现语篇衔接。它只能实现近距离衔接,其所在语篇跳跃幅度大。 语义特性研究,分别考察语义的主观性、模糊性和偏离性。其一,意识流语篇语义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认识”两个方面。本文具体考察:通过使用“不同句类”、“词语连用”或“辞格”所体现的“情感”主观性;通过使用“能愿动词”、“语气副词”等所体现的“认识”主观性。其二,意识流语篇语义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成分缺省或词语冗余,成分缺省包括负偏离成分缺省和正偏离成分缺省,词语冗余包括近义词语混用和同义词语重复。其三,意识流语篇语义的偏离性主要表现为词义的偏离和句义的偏离,它们受句内语境或句外语境制约。 语用特征研究,分别考察私语化特征和投射性特征。私语化特征表现为对以交际为基础的合作原则的偏离,主要偏离数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和质量准则;投射性特征表现为对以认知规律为基础的象似性原则的遵循,主要遵循语音象似性和语法象似性。 本文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如意识流语篇的基本特征、实现跳跃的衔接途径、表现语篇主观真实性、形式与内容象似性的语用分析等等,均提出了新看法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