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广东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高职教育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的实力,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理论上,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框架的研究能够丰富领域内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提供理论借鉴;实践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和广东学前教育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广东省内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职业能力培养和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方面研究的成果和不足是研究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第一步。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的广东省学前教育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现状调查是分析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现存问题的主要现实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符合行业发展需求,但具体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效果不佳,没有达到预设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未来广东省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以职业情感与态度为重,其次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广东省内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目前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尚未能满足行业期望值。因此,广东省高职院校必须尽快改善专业课程实施未满足行业职业能力需求、资格考证指导未提高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低迷不利职业能力养成的现状,以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根据广东省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框架可以被构建成一个包含三大模块、八小条目和大量具体职业能力要素的有机整体,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改进职业能力发展水平评价方式和激发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是高职院校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习得这一职业能力框架的三种途径,具体措施如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校园合作为平台、以五大要素为指标,组织、实施和评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采用以实践考核结合理论考试、学校考核结合行业评估、形成性评价结合总结性评价的职业能力发展水平评价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营造职业化的学习氛围和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三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