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价值及影响因素,为人口老龄化时代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529例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治疗的年龄≥70岁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其中72例失访。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457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组:90例,包括行单纯手术,或联合术后辅助放疗、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放疗组:367例,包括行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或序贯放化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肿瘤分期及毒副反应等信息,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获取疾病进展时间和死亡时间。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配对后共有253例患者纳入研究。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生存分析采取Kaplan-Meier法,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用于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截止随访至2018年5月,全组失访72例,随访率为86.4%。匹配后的全组患者1、3、5年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分别为62.5%、37.0%、30.8%和77.5%、44.2%、33.9%。中位总生存期为29个月(95%CI为23.337-34.66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个月(95%CI为15.604-24.39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长度、N分期、临床分期、ECOG评分、疗效评价和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ECOG评分、疗效评价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匹配后手术组和放疗组的OS和PFS无统计学差异(P=0.268,P=0.651)。手术组内和放疗组内不同治疗亚组的OS和PFS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放疗剂量的患者OS和PFS无统计学差异。接受≥3周期化疗的患者OS和PFS优于接受1-2周期化疗的患者(P=0.038,P=0.016)。匹配后的全组患者中共有191例(75.49%)出现治疗失败,其中局部失败159例(62.85%),远处转移15例(5.93%),局部失败+远处转移17例(6.72%)。手术组和放疗组两组间的失败模式无统计学差异。全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1-2级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46.24%)、急性放射性肺炎(8.30%)、急性胃肠道反应(20.16%)和骨髓抑制,≥3级的急性毒副反应少见。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以放疗为主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可取得和非老年患者相近的疗效;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放疗或手术的患者接受≥3周期的化疗可能会改善患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