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FK506缓释PLGA纳米粒抑制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载FK506缓释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评价
  目的:制备载FK506缓释PLGA纳米粒(PLGA-FK506-NPs)并评估其表征。
  方法:①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FK506-NPs;②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PLGA-FK506-NPs形态;③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其粒径并评价48h内粒径稳定性;④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LGA-FK506-NPs中FK506含量并计算包封率及载药率;⑤体外模拟FK506释放过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FK506释放率;⑥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及单纯FK506为对照组,PLGA-FK506-NPs为实验组,实验分组干预24h后,取大鼠全血、血清及组织,分别行血常规分析、血生化分析及主要器官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价PLGA-FK506-NPs的安全性。
  结果:①电镜结果显示PLGA-FK506-NPs分散性较好,呈类圆形;②PLGA-FK506-NPs粒径与电位分别为110.2±1.3nm、-20.56±3.65mv,包封率与载药率分别为94.46±1.88%、5.38±0.24%;③PLGA-FK506-NPs在去离子水及PBS中粒径稳定性好,时间可达48h;④PLGA-FK506-NPs7d体外释放率为50.99±1.87%,对照组单纯FK506,4h释放率为50.37±1.05%;⑤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正常,与PBS组、单纯FK506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⑥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无明显出血、炎性细胞渗出等组织损伤改变。
  结论:本研究利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PLGA-FK506-NPs,其粒径相对均一,包封率较高,稳定性好,有缓释效应且安全性良好。
  第二部分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建立及评估
  目的: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联合超声灌注成像评估不同程度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监测同系移植及同种异体移植大鼠移植心的生存时间。
  方法:①采取Ono术式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②取BrownNorway(BN)大鼠作供体,Lewis大鼠作受体,建立同种异体移植模型;取Lewis大鼠作供体,Lewis大鼠作受体建立同系移植模型;③分别于术后3、5、7d行超声灌注成像,成像后取移植心行苏木素-伊红染色与CD3、CD68、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④建立同种异体移植和同系移植模型各6只,通过观察、触摸、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方法,对两组模型生存时间进行评估。
  结果:①成功建立大鼠腹腔异位移植模型,成功率91.3%;②随时间增加,同种异体移植心排斥程度逐渐加重,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增多,微血管密度逐渐减少,超声灌注成像峰值信号强度减少;③同系移植心随时间增加排斥程度无明显变化,T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微血管密度无明显改变,超声灌注成像峰值信号强度变化无明显差异;④28d生存时间观察中,同种异体移植心平均生存时间(mean survival time, MST)为7.4±1.0d,同系移植心MST均大于28d。
  结论: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时间增加,AR呈进行性加重,超声灌注成像可辅助评估AR程度。
  第三部分载FK506缓释PLGA纳米粒抑制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目的:分析单纯FK506与PLGA-FK506-NPs在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及淋巴器官中FK506含量,评估两者抑制心脏移植AR效果。
  方法:①以DiR染料模拟FK506,用活体成像仪观察观察单纯DiR染料和DiR染料标记的PLGA纳米粒(PLGA-DiR-NPs)大鼠体内分布情况;②质谱联用仪测定不同时间大鼠全血中FK506含量以评估PLGA-FK506-NPs药代动力学,测量脾脏,肠系膜、腹股沟、腋窝淋巴结中FK506含量;③建立同种异体移植大鼠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PBS、单纯FK506、PLGA-FK506-NPs(1 mg/kg),术后第7d取大鼠移植心(每组5只)行苏木素-伊红染色、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FN-γ、IL-2免疫荧光染色;④通过观察、触摸、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方式,对各组移植模型(每组5-6只)进行生存时间评估。
  结果: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DiR染料组,PLGA-DiR-NPs在脾脏及淋巴结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②PLGA-FK506-NPs组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为单纯FK506组1.69倍;③脾脏FK506含量,PLGA-FK506-NPs组为单纯FK506组的3.1倍,肠系膜淋巴结FK506含量为单纯FK506组2.9倍;④PBS组移植心MST为7.6±1.1d,PLGA-FK506-NPs组移植心MST为17.1±2.0d,与单纯FK506组(13.3±1.7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PBS组移植心排斥反应病理分级为3R,PLGA-FK506-NPs治疗组排斥反应等级1R占40%,2R占40%,3R占20%,单纯FK506组排斥反应等级1R占20%,2R占60%,3R占20%;⑥相比于PBS组,单纯FK506治疗组与PLGA-FK506-NPs治疗组T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⑦相比于PBS组,单纯FK506治疗组与PLGA-FK506-NPs治疗组IFN-γ、IL-2分泌减少,PLGA-FK506-NPs治疗组IFN-γ、IL-2分泌最低。
  结论:PLGA-FK506-NPs增加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中FK506含量,改善药代动力学参数,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减轻AR的程度,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骨癌痛是最常见的慢性疼痛类型之一。由于骨组织的微环境适合肿瘤细胞的迁移及生长,研究发现约2/3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发生骨转移,继而出现严重的骨癌痛。骨癌痛常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特征。目前非甾体类消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等用于骨癌痛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便秘、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成瘾等副作用,其应用具有局限性。因此,成功建立合适的骨癌痛动物模型以研究其
学位
学位
第一部分:BM-PCR方法富集突变型DNA的原理验证  【目的】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链迁移的选择性PCR(BM-PCR)方法,在该方法中我们引入了链迁移抑制链Blocker链(BM Blocker)以选择性地降低野生型基因的扩增效率,从而富集突变型基因。  【方法】在PCR过程中引入链迁移抑制链BMBlocker。我们设计BMBlocker与野生型DNA(wild-type, WT)序列完全匹配,而
第一部分构建H1ESCs荧光报告细胞系并优化PGCLCs诱导效率  【目的】由于人早期生殖细胞的不可获得性,通过hPSCs体外向生殖细胞诱导为人类早期生殖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体外模型。但是由于人早期原始生殖细胞缺乏特异的表面标记,不易与周围未分化的体细胞区分,所以本实验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PGCs特异性基因BLIMP1终止密码子前插入一个mKate2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用于检测BLI
学位
第一部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T-ALL小鼠不同组织中的浸润情况  目的:检测T-ALL小鼠模型不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改变。  方法:建立小鼠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分别尾静脉注射EL4细胞2×106个/只,约7天后经血常规、外周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细胞学检查验证模型。同时,分离各组小鼠股骨、胫骨及脾脏,分别提取骨髓及脾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检测骨髓、脾脏
第一部分CREBH在肝细胞脂质过载模型中对自噬流的影响  目的:建立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过载模型,探讨上调CREBH基因的表达,是否影响肝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自噬流的动态过程。  方法:1、用400μMPA干预AML12和LO2肝细胞系24h,诱导肝细胞脂质过载模型;H
研究背景  突发感音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急剧的听力下降,多为单侧发病,常伴发耳鸣、眩晕等症状,是耳科常见急症。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致使一部分患者预后欠佳。绝大多数患者常规临床检查中未发现明显病变,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单侧听力受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脑作为一个复
目的:迄今为止,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成像、药物靶向研究和许多其他生物医学领域。然而,较短的血液清除时间和纳米颗粒的免疫原性限制了它们在体内的进一步应用。作为一种更加安全,更具生物相容性的载体,天然细胞膜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将细胞膜覆盖于纳米颗粒表面,可使得纳米颗粒继承源细胞复杂而独特的表面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这项研
第一部分靶向氨肽酶N和整合素αvβ3的多肽异二聚体分子影像探针在乳腺癌成像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整合素αvβ3和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 APN/CD13)是参与调节血管生成、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两个重要靶标。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一个多肽异二聚体探针68Ga-NGR-RGD,其由NGR(天冬-甘-精氨酸,Asp-Gly-Arg)和RGD(精-甘-天冬氨酸,Arg-Gly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