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桂西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客观的恶劣条件决定了必须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移民迁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成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文从农户的角度入手,以生态移民迁入区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金桥村的6个屯为研究区,以2011年研究区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的参与式农户制图,制作出1996、2004、2011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以期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通过参与式农户问卷调查方法(PRA),获得当地农户人口、经济和社会的第一手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当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建设用地、草地、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地6类为主。从数量来看,15年内耕地面积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建设用地持续性快速增长;草地面积持续性快速萎缩;林地面积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未利用地和水域基本维持不变;从土地变化程度来看,1996-2004年研究区土地处于快速发展期,2004-2011年处于缓慢调整期,前期的土地利用程度略大于后期;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来看,1996-2004年以大量的草地转移为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和草地,2004-2011年以草地和耕地转化为林地为主;从土地重心转移分析来看,耕地重心持续性向东部偏移;草地重心变化剧烈,前期向西北部偏移,后期大规模向东南部偏移;林地重心持续性向西北部偏移;建设用地重心持续性向东南方向偏移;未利用地和水域无变化。(2)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当地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劳动力人数、粮食单产、平均化肥使用率及种植业收入对耕地的影响较大;人口、种植业收入、人均宅基地面积与建设用地的关联度较高;影响草地的主要因素有人均粮食产量、人均人工林面积及人口;人均种植业收入、人均总收入、人均人工林面积、人口等是影响当地林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到移民政策、人口、农户土地拥有量、收入水平等多方面共同影响。其中移民工程通过人口、人均耕地、宅基地面积对当地土地利用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