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水资源的需求高速增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愈加凸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价格机制、产业结构、技术水平、设备陈旧等原因,水资源利用浪费严重,利用率偏低,可利用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投放至各需水部门,使之实现最大经济效益,成为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边际效益理论为指导,详细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概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三次产业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及时空分异、影响水资源边际效益的驱动因素两个方面为重点,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做了详尽的研究。1.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现状为背景,详细论述了有关水资源价值及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参考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基础,提出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体内容及研究重点。2.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通过和全省、全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比较,总结当前经济带水资源利用的状况。3.辽宁沿海经济带为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主要以地下水利用为主,其农业用水占主要用水量的70%,工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所占比重较小且大致相当。本文基于边际效益理论,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辽宁沿海经济带2002-2011年的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对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24.9%、20.78%、18.78%,三次产业边际效益比例为1:24:37。此后利用ARGIS对经济带6个城市做空间分类,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分析发现水资源产出和投入相悖,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4.将各产业用水边际效益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产业用水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指标作为投入要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因素对水资源边际效益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用水边际效益影响因素:农业万元GDP用水量、政府影响力、单位面积产量、化肥使用量;工业用水边际效益影响因素:工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政府影响力、市场需求程度;第三产业用水边际效益影响因素:第三产业万元DGP用水量、城市化水平、政府影响力、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其中万元GDP用水量对水资源边际效益的影响程度最大且为负向作用。5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提出提高辽宁沿海经济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