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通过上调c-Met促进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肾母细胞瘤是小儿外科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儿童肾肿瘤的90%,高危患者无事件生存率仍然较低,且治疗晚期效应风险增加。但肾母细胞瘤形成的分子机制不明,相关易感基因已报道40余种。癌细胞的其中一个标志是表观基因沉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两种目前研究较重要的表观遗传变化。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是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家族中Ⅱα类酶,参与转录调控、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等关键细胞过程,因其在肿瘤发生中的表观遗传学作用而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临床前研究已经证明了 HDAC抑制剂作为潜在抗癌药物的治疗应用。因此研究HDACs在肾母细胞瘤中的生物学功能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研究HDAC5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HDAC5的差异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活力和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HDAC5在肾母细胞瘤中对c-Met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3对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始肾母细胞瘤组织和正常肾周组织行定量PCR测定HDAC5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分析HDAC5的蛋白表达量。编码过表达HDAC5-Flag、靶向沉默HDAC5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的质粒分别转染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定量PCR测定经转染后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中的HDAC5表达,CCK-8和BrdU掺入分析测定经转染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 blot分析HDAC5的蛋白表达量。在过表达HDAC5和靶向沉默HDAC5的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中进行c-Met定量PCR检测及Western blot蛋白分析。在过表达HDAC5的G401细胞中转染特异性针对c-Met的siRNA,进行c-Met定量PCR检测及Western blot蛋白分析,CCK-8和BrdU掺入分析测定经转染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使用RT-qPCR检测证实肾母细胞瘤瘤体组织中HDAC5的mRNA表达较正常肾周非肿瘤组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分析测定显示瘤体组织中HDAC5的蛋白表达较正常肾周非肿瘤组织增加。RT-qPCR和Western blot证实过表达HDAC5和靶向沉默HDAC5使靶基因分别相应上调和下调。CCK-8分析表明,HDAC5的过度表达明显促进了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增殖,BrdU掺入法显示与对照组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相比,过表达HDAC5的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度(p<0.05),靶向沉默HDAC5则降低了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增殖率(p<0.05)。与对照组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相比,过表达HDAC5的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c-Met mRNA表达增加了 4倍以上(p<0.05),Western blot分析也证实了转染HDAC5的细胞中c-Met的上调。siRNA干扰下调HDAC5后,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中c-Met的表达降低(p<0.05)。使用特定siRNA抑制c-Met的表达后,RT-qPCR检测及Western blot蛋白分析显示c-Met下降。CCK-8分析和BrdU掺入法显示c-Met的下调抑制了 HDAC5对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将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修饰中的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5在肾母细胞瘤临床样本中表达情况进行研究,证实HDAC5显著增高。并尝试对HDAC5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证实过表达HDAC5明显促进了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增殖,靶向沉默HDAC5降低了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的增殖率。此外,本研究证实过表达HDAC5促进了 c-Met的表达,靶向沉默HDAC5使肾母细胞瘤系G401细胞中c-Met的表达降低。抑制c-Met的表达下调肾母细胞瘤细胞中HDAC5的促增殖作用。
其他文献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好发于婴幼儿的全身中小血管的免疫性炎症,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免疫的过度激活以及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有关。研究表明:线粒体可介导炎症、自噬和凋亡,进而影响细胞稳态,其在川崎病免疫性血管内皮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实验性免疫性血管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在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前,已出现明显损伤,推测:血管内
学位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具有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对于早期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仍是最佳的治疗策略,但许多HCC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5年生存率较低。HCC术后肿瘤高复发率和远处转移是HCC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HCC转移的分子机制仍是迫切需要的。SORBS2(sorbin和SH3域包含2),也称为ArgBP2(Arg/c-Abl激酶结合蛋白2),是一种与Abl/Arg非受体酪氨酸激
学位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和能源载体,但目前氢气的来源依旧是通过稀缺的,释放CO2污染的化石燃料生产,因此,开发新的、可持续的制氢方法是一项重大的科学挑战。生产可再生氢气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电化学分解水,将H2O转化为H2和O2。为了使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开发高效、低成本、稳定和可扩展的电化学水分解催化材料。其中,构建具有丰富活性中心和低能量势垒的高活性催化剂,是需要克服的重要障碍。近年来,二硫
学位
如今,器件正向着高速、低功耗、高密度和高集成的方向发展。高密度和高集成要求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高速和低功耗则对器件的开关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器件尺寸持续缩小至理论极限,短沟道效应使得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急剧退化,给纳米及以下尺度器件的高速和低功耗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掺杂是传统器件中进行性能调控最常用的手段,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栅氧化层越来越薄,电场强度越来越大,掺杂调控已不
学位
随着现代消费端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下一代可穿戴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为了应对不同环境的使用需求,发展出具有优异的柔性、高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的能量存储设备变得尤为重要,其中,柔性锌空电池具有独特的半开放体系,工作时在阴极消耗氧气,表现出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6136Wh L-1基于Zn)。此外,由于锌金属在地球上储量丰富、且具有环境友好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下一代便携
学位
石墨烯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主要材料,这是因为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它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呈六边形网状结构,每一个碳原子都以sp2方式杂化。由于石墨烯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因此被认为是现代科学中新兴的二维(2D)材料。这些性质包括: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导热性、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以及非常稳定的单原子薄层。此外,石墨烯具有柔韧性、透明和不透水性。这些特性导致石墨烯在电子学
学位
第一部分MA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目的:本研究验证MALA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LAT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MALAT1能否作为胃癌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和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1)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PIA)分析MALAT1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2)qRT-PCR检测5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ALAT1的表达水平。(3)qRT-PCR检
学位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癌症的精确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磁共振成像可以不受组织穿透深度限制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肿瘤解剖学结构和病理信息,在癌症的精确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磁共振成像依据水分子产生信号,导致某些组织成像对比度不够,需要使用造影剂辅助成像。目前临床使用的造影剂主要是钆基小分子螯合物,将Gd(Ⅲ)螯合在配体结构中,降低毒性,但也阻碍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弛豫
学位
钾离子电池具有与锂离子电池相似的工作原理,突出的成本优势(包括电极材料、集流体、电解质),以及钾在有机电解液中较高的离子迁移率,近年来受到广泛研究。然而,钾离子较大的尺寸所导致的反应动力学迟滞以及在嵌入/脱出体相电极材料时所引发的体积效应等问题,制约了负极的容量发挥,从而限制钾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负极材料的理性选择和控制制备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首选策略。碳材料由于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高导电性、高导
学位
人类社会随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但能源供给仍大量依赖于化石燃料,导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导致其转化的电能难以消纳。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清洁的电能转化为易于存储的化学能,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化学品绿色高效合成的理想途径之一。其中,电催化水分解制备高纯氢气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能方式,因其以储量丰富的水为原料,同时以高能量密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