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野罂粟的止泻作用,筛选其止泻作用的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止泻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1.采用番泻叶致泻小鼠腹泻模型、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法及对小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等方法,研究野罂粟水煎剂的止泻作用。
2.采用番泻叶致泻小鼠腹泻模型和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实验,比较四种野罂粟提取物的止泻作用,以确定野罂粟止泻作用的有效部位。四种野罂粟提取物分别为:野罂粟全草水提物(PN1)、氯仿提取物(PN2)、乙酸乙酯提取物(PN3)、水溶物(PN4)。
3.采用番泻叶致泻小鼠腹泻模型和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实验,研究野罂粟总生物碱(TAPN)的止泻作用。
4.TAPN止泻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4.1观察TAPN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主运动的影响,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
4.2通过观察TAPN、乙酰胆碱(ACh)和阿托品(Atro)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主运动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分析TAPN的止泻作用与M、N受体的关系。
4.3采用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和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肾上腺素(AD)、异丙肾上腺素(ISP)、普萘洛尔(Pro)、妥拉苏林(Tola)对TAPN作用的影响,分析TAPN的止泻作用与α、β受体的关系
4.4通过观察BaCl2及TAPN对豚鼠离体回肠自主运动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分析BaCl2对TAPN作用的影响。
4.5通过观察纳洛酮(Nal)对TAPN和吗啡(Mor)对豚鼠离体回肠自主运动的影响,分析TAPN的止泻作用与μ受体的关系。
研究结果:
1.5、10g/kg剂量组的野罂粟水煎剂对番泻叶致泻小鼠的腹泻具有显著的止泻作用,抑制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2.5、5及10g/kg剂量组的野罂粟水煎剂对小鼠离体回肠的自主运动具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具有剂量依赖性。
2.PN2、PN3对番泻叶致泻小鼠的腹泻具有较好的止泻作用,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与N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野罂粟发挥止泻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为其主要的生物碱类。
3.TAPN0.1、0.2及0.4g/kg可明显减少8小时内番泻叶致泻小鼠的排便总数和稀便次数,稀便的内、外直径也明显缩小,与N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并且抑制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与N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4.TAPN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主运动具有抑制作用,ACh可减弱上述作用,而M受体阻断剂Atro可增强TAPN对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AD与TAPN有协同作用,但β受体阻断药Pro与α受体阻断药Tola均不能阻断TAPN的作用。BaCl2能明显的对抗TAPN对豚鼠离体回肠自主运动的抑制作用。TAPN对豚鼠回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Mor对豚鼠回肠有显著的兴奋作用,TAPN和Mor的作用互不影响,Nal可显著拮抗Mor的兴奋肠管作用,而对TAPN的抑制肠管作用无明显影响。
研究结论:
1.野罂粟水煎剂对番泻叶致泻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率及小鼠离体小肠自主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止泻的作用。
2.野罂粟止泻作用的有效部位为其主要的总生物碱(TAPN)。
3.TAPN抑制番泻叶致泻小鼠的腹泻,具有显著的止泻作用,对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TAPN对家兔、豚鼠离体肠管自主运动均具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M受体有关,而与α、β受体无明显相关性。TAPN对豚鼠回肠的抑制作用不被Nal所拮抗,提示TAPN对肠管的抑制作用与μ受体无关。
另外TAPN可能对肠平滑肌亦具有直接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