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fairs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列斐伏尔(Heri Lefebvre,1901-1991)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对日常生活的研究闻名于世。他的日常生活理论以批判为总基调,以美学为重要阵地,其理论范围涉及空间转向、节奏分析、消费文化等诸多领域,形成了成熟的日常生活美学体系。本文以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理论来源与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批判路径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并考察对于当代日常生活美学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研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发展进行界定与划分,为本文的研究搭建框架,奠定基础。二,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三大批判领域展开分析。对文学艺术、消费、语言这三个领域的异化现象进行阐释构成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在文学艺术领域,列斐伏尔抨击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消极逃避,肯定了现代戏剧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变革,为日常生活美学“文化革命”的形成奠定了艺术基础。在消费领域,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消费审美主义”,通过对消费与审美二者关系的阐发,打破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幻象”。在语言领域,列斐伏尔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了语言层面最本质的异化——语义场的失衡,通过对信号和社会文本的分析展开批判。三,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革命路径进行阐述。列斐伏尔并非是一个消极的批判主义者,为实现日常生活的复兴,他提出了“文化革命”的理论构想,并提出了身体革命、空间革命和节日复兴三大路径。在身体革命方面,列斐伏尔强调自我节奏和他人节奏的和谐;在空间革命方面,列斐伏尔以空间的生产性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在节日复兴方面,列斐伏尔提倡以具有“瞬间”特征的节日来实现对异化节日的变革。四,通过对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与当代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之间关系的考察,来挖掘和阐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美学的价值与影响。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一方面促进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促使了我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美学在对异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搭建了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桥梁,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契机。
其他文献
复调制Zoom FFT算法在导弹精确制导、防撞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需求,是谱估计理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Zoom FFT算法运算量大、处理速度低和占用资源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居民生活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同时与之相适应的零售业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世纪初期各大电商的出现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方式,随之而来
患者,男,39岁。主诉:“旋晕,恶心、呕吐4天”,急诊收内科治疗。患者4天前劳动时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不能站立及行走,神志清。患者右耳化脓中耳炎病史30余年。右耳
会议
目的: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mi R21-5p过表达腺相关病毒载体感染大鼠肺组织,探讨高氧性急性肺损伤(HALI)中mi R21-5p可靶向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EC-Ⅱ凋亡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200-250g SPF级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5组(n=24):HALI组(饲养三周,建立高氧模型);LY+HALI组(饲养三周,
穿戴式机器人运动辅助过程中,通过获取人体运动信息并有效识别出人体运动机能,有利于穿戴式机器人主/从运动控制的实现,为提高运动辅助的柔顺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由于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是人体自身的资源,蕴含着人体运动时的肌肉状态、功能等信息,通过对sEMG信号解码技术的研究,可望探索出人体运动机能状态的评价指标,以便机器人控制系统根据人体运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