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桩计算新方法及其应用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基础作为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基础沉降小且比较均匀、抗震性能好以及能适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等特点。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桩基础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种基础型式。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桩基础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基桩在竖向荷载下其受力机理和变形特征仍然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现行的设计方法还不完善。而且,从结构的安全角度以及建造的经济性来看,目前的设计方法还存在一定缺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介绍一种新的基桩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以描述在不同正压力(或不同围压)下应力(或荷载)与应变(或位移)的全过程特征,只有4个描述材料结构和状态的力学参数。该方法不仅可以描述单个材料,也可以描述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和两种不同材料界面等力学特性,变形可达任意值。⑵验证该计算方法对于混凝土桩身分析的适用性。利用三轴试验仪器,做关于混凝土试验,基于实验数据,提出该计算模型四个参数的求解方法,利用 Matlab等数值模拟分析软件求出其解,同时对该计算方法得出的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曲线与实测曲线拟合度接近1,论证了其完全可以用于桩身荷载与变形的分析。⑶验证该计算方法对于桩土分析的适用性。利用实际工程中实测数据在不同静载荷作用下不同土体与桩之间的力学特性,采用新的计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拟合度高,论证该方法对于桩土相互作用分析的适用性。⑷验证该计算方法对于求解桩顶荷载与位移的适用性。在新的基桩计算方法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的弹性理论法更加合理的荷载一位移计算模型,求解出理论的P-S曲线,与工程实测的P-S曲线做对比,可以看出,应用该计算模型计算所得的P-S曲线与实测P-S曲线几乎一致,误差较小,从实际工程角度来讲,偏差在实际工程允许范围内,即该计算方法是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的。⑸分析了该计算方法在基桩分析中的应用:采用本文中的计算模型可以模拟在各个不同的地质情况下桩基的载荷与位移之间的关系,确定桩身断裂位置和优化基桩设计等各种特征,可以为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等的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钢结构的应用和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技术上日趋成熟。但钢结构住宅的大量推广应用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从技术角度讲,如何使钢结构适应住宅建筑的特点,满足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裂隙岩体的渗流状态对工程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裂隙岩体中相互影响的渗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建立了能真实反映裂隙岩体温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是地震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近几十年来,基础隔震技术也逐渐被重视,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传统的理论分析中,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往
轻质土施工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轻质土是基于材料本身的轻量性、易施工性及可利用建设废弃物、弃土淤泥、工业废料等废弃物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填土材料。国
薄板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元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对板的结构分析以及计算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薄板弯曲的控制微分方程为四阶偏微分方程。该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除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形式。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柱和预制梁,运至现场直接吊装,梁柱就位后,将后张预应力筋穿过梁、柱预留孔道,对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总后建筑工程研究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轻钢结构活动房——新型扩展集装箱式活动房,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新型扩展集装箱式活动房整体分别在横向10级风荷载(0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本身具有节省空间,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的特点,但由于其截面本身的不规则性和受建筑条件的束缚导致其截面不可能过大,往往不能有较高的承载力。在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最根本的途径是准确地预报地震并在震前、震后采取相应措施,但在地震预报尚未过关、建筑物抗震能力有待提高的今天,为了减
材料的阻尼比是衡量材料本身减振性能的重要指标,阻尼比在共振频率附近,其大小对动态响应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研究混凝土阻尼性能,可为研究混凝土阻尼机理打下基础,可为工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