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在改善高血压病症状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钱林超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是肝郁饮停,因此,临床上使用柴苓降压汤对此类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此方疏肝利水,能调控血压、改善症状。本次实验通过研究柴苓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左心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明确其调控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机制,为柴苓降压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方法:4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替米沙坦组(7mg/kg)、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57.6g/kg)、柴苓降压汤低剂量组(14.4g/kg),每组各10只;同时选择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WKY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其余组予以药物干预,连续6周。(1)测量各组大鼠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的血压。(2)用药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内皮舒张因子(eNOS、PGI2、EDHF)及收缩因子(ET-1、ROS、AngⅡ)的含量。(3)称取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及左心室质量,计算左心室指数(LVMI);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组织中Sirt3、pAMPK、pACC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组织中Sirt3 mRNA、AMPK mRNA、ACC mRNA的相对含量。(4)采用苏木精-伊红(,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实验结果:(1)模型组随周龄增长而血压不断增加;用药期间,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的血压呈现无明显波动、后明显降低的趋势;柴苓降压汤低剂量组的血压无明显波动。(2)用药6周后,在内皮源性舒张因子方面,与模型组相比,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eNOS、PGI2、EDHF的含量及低剂量组EDHF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低剂量组eNOS、PGI2均无明显变化;在内皮源性收缩因子方面,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中ET-1、ROS、AngⅡ的含量及低剂量组ET-1、Ang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ROS无明显变化。(3)用药6周后,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的左心室指数明显降低,Sirt3、pAMPK的含量明显升高,但pACC、Sirt3mRNA、AMPKmRNA、ACCmRNA变化均不明显。柴苓降压汤低剂量组对左心室指数无明显影响,对以上物质均无明显影响。(4)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SHR的血清ROS水平,提高eNOS、PGI2、EDHF、Sirt3及pAMPK等抑制氧化应激的物质的含量。(5)HE染色结果:相较于模型组,柴苓降压汤高剂量组心肌排列较为规则,有所改善;低剂量组心肌细胞改善不明显。实验结论:(1)柴苓降压汤能够抑制SHR血压的不断升高,甚至降低SHR的血压。(2)柴苓降压汤能有效改善SHR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升内皮舒张因子、降低内皮收缩因子有关。(3)柴苓降压汤具有改善SHR左心室肥厚的功能,可能与激活Sirt3-AMPK能量通路相关。(4)柴苓降压汤减轻了 SHR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是血压降低、左心室肥厚改善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