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评价研究——以S市幼儿园为例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limengwai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幼师的工作提供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不到位和多种因素的诱发,幼儿安全事故频发,如食物中毒、校车事故和虐童现象等。国家通过颁布实施系列的政策法规,保障幼儿的在园安全,但政策法规的落实不彻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关于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式预防或消除影响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隐患,创设良好的园区环境。幼儿园环境包括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三方面,由于精神环境的数据无法采集,难以构建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选取了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对S市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客观性、整体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S市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将S市幼儿园环境安全分为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一级指标,再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将制度环境细化为安保制度、食品卫生制度、消防制度和活动制度4个二级指标,物质环境细化为建筑设施环境、交通环境、校园周边环境等5个二级指标。根据设计的指标对S市6所公办幼儿园的环境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总分为5,通过指标权重的计算和进一步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出这6所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分值是3.49,说明S市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的水平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在制度环境上存在食品卫生制度、消防制度、活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物质环境上存在消防设施不健全、建筑设施不达标、园区交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其环境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提升S市幼儿园的环境安全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制度环境和物质环境建设的管理。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严格审批幼儿园办园资格;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的安保、食品卫生、消防等制度建设,为师生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在物质环境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定期对幼儿园进行安全检查。幼儿园要注重安全环境的创设,提高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对于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根本保证,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基
学位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指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契约的方式将原本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交给有资质的社会力量来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快职能转变的探索。另外,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后产生的项目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理体制,被广泛应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在此背景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出现
既为了发展社会经济,也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好满足公众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地方政府近年来主导兴建了大量诸如垃圾焚烧场等邻避设施,这些邻避设施在为多数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因给周边的居民带来负面影响而遭到反抗,致使邻避冲突的爆发。究其原因,公众对邻避设施的服务功能并不反对,其反对的焦点:一是邻避设施会对他们的健康、财产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没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保障。
学位
近些年来,政策扩散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建构在西方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政策扩散现象也逐渐成为中国政策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推进政策扩散过程,确保政策落地的质量,实现良好的政策效益,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河长制自2007年由无锡市首创至今,经过了10余年的调整和完善,已被大多数省份证明是一项符合中国流域治理现状的政策创新,适应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学
医院是为全社会提供健康服务的主体,承担着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和解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责任,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益性组织。医院要进行改革则必须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条路,这是进行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不可或缺的,也是我国进行健康中国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本文采用基于文献的理论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基于文献梳理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根据理论分析选取变量,再次基于我国医院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
学位
公益创投是将商业领域中“风险投资”理念应用到公益领域,以“社会影响力投资”模式支持社会目的组织的发展的新型公益资助方式。公益创投活动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随即在欧洲大陆蔓延。2006年,以 “新公益伙伴”(NPP)与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NPI,也称为恩派)的成立为标志,公益创投被移植到我国。2009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上海恩派开展了“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这是我国地方政府
学位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利益主体需求多元化与差异化明显,加之我国国土疆域广阔,地方治理特殊性普遍存在,使得我国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使用指导性和宏观性的政策表述,从而出台一些措辞模糊、语义抽象、内涵界定不清晰、量化指标不明确的模糊性政策,以此来回应差异化的公共需求偏好和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决策者价值诉求与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有赖于政策具体执行的质量高低。在我国科层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学位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结构性失衡加剧,导致农村养老难题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加速主要是由于总和生育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人口预期寿命又在不断延长。结构性失衡加剧,主要体现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未富先老”的特点。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更低,社会保障水平也更低,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养老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而机构养老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在此人口结构背景下,系统分析农村
稳定的筹资才能有稳定的收入,筹资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而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率的高低更是筹资环节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测算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实际缴费率长期低于政策规定缴费率,且西部地区的实际缴费率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即使城镇职工医保的政策缴费率再高,而其实际缴费率上不去,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收入始终无法得到保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子女外出务工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本应退出农业劳动的老人被迫承受着沉重的劳动负担,进而导致其健康状况恶化与晚年福利受损。在中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农村老人无法同城市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一样获取稳定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