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政策扩散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建构在西方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政策扩散现象也逐渐成为中国政策科学领域的关注热点。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推进政策扩散过程,确保政策落地的质量,实现良好的政策效益,已经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河长制自2007年由无锡市首创至今,经过了10余年的调整和完善,已被大多数省份证明是一项符合中国流域治理现状的政策创新,适应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学者们对河长制的政策扩散研究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如何识别这一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和过程逻辑,是有效推进河长制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政策扩散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河长制的一般性解释框架,同时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来揭示河长制的创新扩散。
首先,描述了河长制扩散的现状。其一,2007年无锡市首创河长制,截至 2017年12月共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采纳了河长制政策。其二,河长制在时间维度上呈“S”形曲线,在空间维度上“先行——跟进”层级效应明显,由东部逐渐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其三,河长制的扩散类型结合了自下而上的垂直吸纳、自上而下的强制扩散和同级别行政单位间的平行扩散三种。
其次,文章着重对河长制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2008-2017年间省政府截面数据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显示:(1)在内部决定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环保支出、水资源稀缺性、官员年龄和任期对省级政府是否采纳河长制有重要影响;(2)在外部因素上,中央强制压力、模仿压力与省级政府是否采纳河长制相关,显著影响了河长制的创新扩散;(3)从整体上看,我国河长制的创新扩散是多种机制混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上级政府压力、同行压力、官员年龄、官员任期等5类因素占据主要影响地位,反映出河长制扩散过程中的资源约束性、上级主导和绩效竞争性的特征。
最后,从政府、官员层面出发,总结了上述结论对于推动河长制进一步扩散的政策启示。一是推动发达区域优先采纳创新政策,促进政策创新的全面推广;二是优化上级政府的压力,从上自下推动政策的扩散;三是畅通政策学习交流渠道,促进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四是完善科学合理的官员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机制。
首先,描述了河长制扩散的现状。其一,2007年无锡市首创河长制,截至 2017年12月共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采纳了河长制政策。其二,河长制在时间维度上呈“S”形曲线,在空间维度上“先行——跟进”层级效应明显,由东部逐渐向中部、西部地区扩散。其三,河长制的扩散类型结合了自下而上的垂直吸纳、自上而下的强制扩散和同级别行政单位间的平行扩散三种。
其次,文章着重对河长制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运用logit回归模型对2008-2017年间省政府截面数据进行了对应分析。结果显示:(1)在内部决定因素上,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环保支出、水资源稀缺性、官员年龄和任期对省级政府是否采纳河长制有重要影响;(2)在外部因素上,中央强制压力、模仿压力与省级政府是否采纳河长制相关,显著影响了河长制的创新扩散;(3)从整体上看,我国河长制的创新扩散是多种机制混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上级政府压力、同行压力、官员年龄、官员任期等5类因素占据主要影响地位,反映出河长制扩散过程中的资源约束性、上级主导和绩效竞争性的特征。
最后,从政府、官员层面出发,总结了上述结论对于推动河长制进一步扩散的政策启示。一是推动发达区域优先采纳创新政策,促进政策创新的全面推广;二是优化上级政府的压力,从上自下推动政策的扩散;三是畅通政策学习交流渠道,促进地方政府间良性互动;四是完善科学合理的官员考核体系,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