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脏良、恶性病变的18F-FDG PET/CT诊断标准及显像前准备方法的初步探讨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心脏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研究1.研究目的1.1通过分析18F-FDG PET/CT用于心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来探讨18F-FDGPET/CT鉴别诊断心脏病变良、恶性的可行性。1.2计算18F-FDG PET/CT鉴别心脏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SUVmax及SUVmaxLesion/Blood),同时计算单独CT及PET/CT鉴别诊断心脏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综合分析,初步制定心脏病变的18F-FDG PET/CT诊断思路。2.材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心脏良、恶性病变进行18F-FDG PET/CT扫描,其中恶性病变17例,良性病变12例。2.2 18F-FDG PET/CT检查方法2.2.1检查前准备29例中24例患者全身显像前禁食12小时以上,5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2餐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餐后3~6小时内进行PET/CT扫描。2.2.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PET/CT扫描及胸部双期增强扫描。2.2.3数据分析测得病灶、心腔(血本底)SUVmax及SUVmax病灶/SUVmax心腔(SUVmaxLesion/Blood),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观察病灶的CT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选取不同SUVmax及SUVmax Lesion/Blood分别计算其作为心脏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时的诊断价值,以计算出最佳临界SUVmax及SUVmax Lesion/Blood。同时分别计算单独CT及PET/CT诊断心脏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2.2.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均先行正态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校正t检验(正态分布)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的方法分别分析SUVmax、SUVmax Lesion/Blood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PET/CT及单独CT在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检验标准: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分析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3.结果良性病变SUVmax为0.5~7.4,平均为2.26±1.81;恶性病变SUVmax为2.6~21.2,平均为8.37±5.20。SUVmax值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473,P = 0.000),恶性病变的SUVmax值大于良性病变,SUVmax在良、恶性病变两组均数的差值为6.11,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3.27,8.95)。良性病变SUVmax Lesion/Blood为1.15±1.06,恶性病变SUVmax Lesion/Blood为4.24±2.02。SUVmax Lesion/Blood值在良、恶性病变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4.842,P = 0.000),恶性病变的SUVmax Lesion/Blood值大于良性病变,SUVmax Lesion/Blood在良、恶性病变两组均数的差值为3.09,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1.78,4.40)。SUVmax以3.5或SUVmax Lesion/Blood以1.8~2.2为阈值时,诊断价值最高,为PET鉴别心脏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29例心脏病变中,CT平扫及增强单独诊断正确20例,根据最佳临界SUVmax及SUVmax Lesion/Blood同时结合CT平扫及增强图像,即PET/CT诊断正确27例。单独CT及PET/CT鉴别诊断心脏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7%(11/17)、75.0%(9/12)、69.0%(20/29);100.0%(17/17)、83.3%(10/12)、93.1%(27/29)。CT与PET/CT比较,诊断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P = 0.016)(McNemar检验)。4.结论18F-FDG PET/CT可以较为准确地提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范围、附着点、以及肺部、纵膈(大血管、冠状动脉等)、心包、胸腔的受累情况、同时提供病变的代谢活性,从而能够较为敏感、特异、准确地鉴别心脏、心包病变的良、恶性。1.研究目的测量禁食组及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两种不同显像前准备方法的患者心肌摄取18F-FDG程度(SUVmax),比较两种方法的患者心肌SUVmax,制定适合心脏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的设定。2.材料与方法:2. 1研究对象30例临床怀疑心脏病变患者显像前通过不同的显像前准备,接着进行18F-FDG PET/CT扫描。2.2 18F-FDG PET/CT检查方法2.2.1检查前准备禁食组:共17例患者,均为PET/CT检查前禁食12小时以上,16小时以内。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共13例患者,PET/CT检查前2餐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餐后3~6小时内进行PET/CT扫描。2.2.2统计学方法分别测量禁食组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两组患者心肌SUVmax及检查前血糖水平。所有数据先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t’检验(正态分布)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分析SUVmax及血糖值在良性与恶性病变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禁食组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患者的心肌SUVmax分别为2.2~19.3(中位数为3.1)、0.7~3.4(中位数为2.1)。比较两组SUVmax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禁食组SUVmax的平均秩次为20.18,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SUVmax的平均秩次为9.38,Z = -3.333,P = 0.001,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患者心肌SUVmax低于禁食组患者心肌SUVmax。禁食组血糖水平为3.7~9.0,平均为6.73±1.77;低碳水化合物高脂组的血糖水平为4.2~8.6,平均为5.82±1.05。血糖水平在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t = 1.746,P = 0.092),血糖水平的两组均数的差值为0.52,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0.16,1.97)。4.结论患者行PET/CT检查前2餐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餐后3~6小时内进行PET/CT扫描能够较为有效的抑制心肌摄取18F-FDG,使心肌的显影程度不影响诊断,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适合心脏、心包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对儿科整体护理中的护理人员心理、患儿心理及患儿家长心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通过科学、合理、恰当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以老龄垃圾渗滤液为处理对象,采用SBR反应器探究CANON工艺的脱氮性能。通过接种短程硝化反应器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污泥,采用间歇曝气-持续搅拌的运行方式经过58 d成功启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杜绝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电网公司从2007年组织开展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电力生产企业按照“发现评估报告-治理验收-消号”的闭环管理流程,开展隐
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随着衰老的进程,大脑功能逐步减退,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下降。运动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干预措施,能够降低认知功能的老年性减退、延缓神经退行
MK50鱼雷是美国水面舰艇和飞机上用的高性能水下武器,1992年10月授权用于舰队。它是为取代MK46而研制的,原用于对付快速深潜双壳体的苏联核潜艇威胁。相对于MK46,MK50已增加了射
期刊
<正> 品牌策划贵在战略制胜与策略领先,先进的品牌理念和务实的品牌技术至关重要。“五岳联盟”品牌的策划,通过概念整合营销、品牌共享互赢、灵活自由合作,刷新了旅游品牌营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历史十分悠久。五岳是中国古代正统疆域的代名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岳是一个文化的统一体,应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向世界传播
体内、外环境产生过量的活性氧可对胚胎细胞造成毒性损伤,活性氧引起的氧化损伤可导致胚胎发育阻滞,本实验研究活性氧在胚胎体外发育阻滞中的作用。以昆明小鼠的早期胚胎为研究
概念推导,是指围绕设问中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心词及修饰限定词的概念,挖掘其内涵和外延,通过逻辑推理、发散思维,构思答题的思维链条或线索。逆向推理,又称目标驱动推理,是由
如何快速、低成本地净化放射性核素污染废水和化学毒剂染毒废水是军事环境领域的重要问题。光催化法是一种绿色、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方法,但多数光催化体系对光的利用率偏低,造成能源浪费。开发新型的可见光催化体系是一个提高太阳光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和研究热点。铁基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是近年来新兴的可见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去除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硝酸铀酰和芥子气为典型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