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章连贯是篇章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于连贯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而对于连贯与思维的关系,Kaplan最早提出了英语篇章呈直线型,而汉语等东方语言篇章呈螺旋型的观点,尽管后来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批判意见并给出了许多相反的例证,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篇章结构的确存在这种趋向性的差异。本文在综合了各个学者关于连贯的不同定义的基础上,认为连贯是一个综合概念,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出发来定义,要从整体综合分析的角度来定义。而本文所讨论的与连贯有关的分析层面属于认知层面中的思维方式角度,文章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对比出发讨论了科技篇章连贯性的差异;对于Kaplan所提出的观点以及其反对者的观点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为:以语域对应材料为基础的连贯性对比导致了Kaplan结论中的倾向性,概括性与模糊性,从而反对其观点的学者可以在中文学生做的英文作文中找出反例并提出了反驳意见,他们认为中文传统思维模式即Kaplan所暗示的八股文结构并不会影响到现代中文学生组织英语篇章结构;而本文以翻译对应语料为基础进行英汉篇章中基本结构的对比,这不同于语域对应材料的对比是以语域一致为基础进行整体篇章的重新组织,因为翻译对应材料的译文不可能出现对原文整体结构的大调整,而只可能体现出篇章中小范围语义结构的基本差异,从而避免了倾向性的观点,可以体现出中西思维方式在篇章组织结构上最基本的差异,本文还总结出翻译中所应注意的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而指导翻译过程的各个方面,达到译入语与译出语在意义上的忠实传达与结构上忠于源语特点的效果。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文章的总体内容。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在篇章连贯性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及现状进行阐述,包括连贯的不同定义,连贯与衔接的关系,隐性连贯与显性连贯的关系,及它们在连贯对比中的作用。第三章主要阐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对连贯与思维方式差异的关系所存在的两种基本不同的观点,并阐明了作者的观点。第四章首先对语料的选取问题以及科技篇章的特点做出了简要说明,然后对选取的具体科技篇章进行对比,主要从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即从直线形与螺旋形,意合与形合,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三方面来说明。第五章根据从思维方式角度进行的篇章连贯性对比,引用翻译实例来总结与归纳比较理想的翻译方法,提出相应的可借鉴的翻译技巧。第六章从四个方面归纳了与思维方式有关的篇章连贯性的差异以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结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篇章组织方式的差异与思维方式的差异直接相关,同时还可以预测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英语言文化和思维相互借鉴与吸收。但英汉篇章的互译差异只是语言形式上的,必须牢牢把握其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语义内容的忠实传达。当然这并不否认逻辑形式的多样性及英汉思维的差异,但无论如何不能以差异来否定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