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的语境分析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内3所著名高校——北大、清华、南开陆续南迁,在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西南联大,一批老师和学生形成西南联大诗人群:冯至、卞之琳、穆旦、郑敏、杜运燮、马逢华、罗寄一,等等。他们对现实生活热切的拥抱,对生命冷静的思考,纯熟的运用现代诗艺将个人体验融于凝练的诗行。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是中国新诗史上,不论是诗歌的创作还是诗学理论的建构都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使中国现代诗真正实现现实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对于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很多学者都已经从其现代诗艺进行过多样化的考察,然而对于这个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群体,笔者认为只有回到当时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把握西南诗人群创作动力与现代性诗艺的根本性问题。本文以西南联大存在的8年(1937至1946年)为时间界定,首先以“语境”为切入点,论述“语境”的概念及其延伸,综合概述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的语境观,同时从语言外语境和语言内语境两个部分来分析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的不同背景和现代诗艺的创造,其中语言外语境从诗人面临的血火交加的战争语境、西方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共鸣、焦灼困顿的心路历程等方面探寻西南诗人群在特殊时代下的写作状态;语言内部语境以诗作作为研究对象,探寻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时将外部语境赋予诗人的个人经验,转化为诗歌文本的根本动力的过程。本文希望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诗歌创作的外部和内部方面来梳理西南诗人群诗歌中展现时代与自我、现实与艺术的平衡美学以及追寻特殊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思维空间等问题,对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创作进行深入探讨和揭示。
其他文献
英子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由以下四个方面建构而成。女性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响了其童话创作的价值观念,软性审美态度以及审父意识在其创作文本中的铺陈,彰显了其女性作家对于男
<正> 甲:×老师,您班上的创作课怎么样, 有较出色的作品吗? 乙:没有。多数同学“难产”。 甲:什么原因呢? 乙:这个问题较复杂。同学们来自社会各阶层,个性差异很大。下到生活
由人民日报社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9月19日在敦煌举行,这是论坛连续第4年举办。各国嘉宾聚焦“一带一路”区域联动、媒体融合、文化交融
王士禛是清初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诗歌创作引领诗坛风尚数十年。王士禛对历代诗歌的体认主要体现在其“神韵说”上,并编选唐诗选本以阐发自己的诗学宗旨。本文以《十种唐诗选
对“流浪”题材的书写,中西文学一直未曾间断。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20世纪八十年代初见端倪,进入21世纪后,对流浪的书写更是蔚然成观。不同于“50后”与“60后”作家流浪书写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光辉与民族文化之根的追寻,“70后”作家笔下的流浪书写,表征着浓郁的对个体精神境遇的思考。综观70后作家的流浪书写,就流浪的行为方式、特定人群及对世界的认知而言,流浪的基本形态有三种:一是漫游式流浪,即在都市中
<正> 58—200型200mAX线机用大焦点照相时,mA表微动,胶片没有曝光,点片摄影时,荧光屏不亮,无X线产生。立即观看球管窗口,见小焦点正常点燃,大焦点不亮,测量大焦点灯丝呈断路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内窥镜与全程切开法采集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近、中期通畅率,分析影响静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5
饮食文化特别是先秦饮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饮食的言论在先秦典籍中更是随处可见。先秦典籍中对于饮食的论述,不仅没有因时代变迁而被湮没,更成为后世
喻良能为南宋中兴诗坛诗人,与王十朋是同榜进士,和杨万里为同辈友人。从诗集中可知其与王十朋、杨万里、赵蕃等多有酬唱,与陆游也有交游。同时代诗坛名家对其诗风评价较高,元
<正>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人员最常规、重复性最高的一项工作。由于倒闸操作的重要性,因此防止变电站误操作一直以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