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旋翼无人机飞控平台设计与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以无人机巡检为代表的新型巡检技术逐渐得到了应用。巡检无人机以无人机为平台,搭载图像采集、数据传输等设备,用来辅助甚至代替传统的油气管道、电力线路巡检工作。目前主流巡检无人机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主,原因在于其具有结构简单、机动性强、操作方便、作业高效等优点。特别是它作为经典的旋翼无人机结构,制作和维护成本较为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正因为它简单的结构,所以与其他多旋翼无人机相比稳定性能较为逊色。尤其在遇到比较常见的旋翼组件故障时,无法保持稳定的飞行姿态,极易发生坠机事件,在巡检过程中很可能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相比四旋翼,六旋翼由于多出两个旋翼,具备了实施容错控制的硬件冗余条件,若搭配上先进的容错算法,在稳定性、安全性上将具有很大的优势,更加适合巡检行业的安全需求,所以本文将以六旋翼为平台进行飞控设计和容错算法设计。本文首先对课题背景进行介绍,阐述了目前在油气管道巡检中无人机的应用背景、研究意义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市场上主流巡检无人机存在的问题。然后概述国内外无人机以及容错控制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并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针对目前巡检无人机存在的多发故障以及容错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说明主要研究内容。然后对六旋翼无人机飞行原理进行介绍,根据无人机所需功能设计电路原理图并进行布板、布线与元器件焊接完成飞控板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完成飞行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调试,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随后针对六旋翼无人机的X型结构在系统正常情况下和旋翼故障情况下进行系统建模,通过机架参数计算机体转动惯量,通过实验测量确定电压转速关系,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升力系数与扭矩系数进行系统辨识,获得最终巡检无人机精确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最后对于无人机亟待提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针对控制系统进行分层设计,减少了设计的难度。上层设计基于滑模变结构方法,充分发挥它的抗干扰能力。并针对滑模的抖振问题和引入饱和函数导致的渐近稳定性恶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饱和函数加以优化。下层针对控制分配要高度重构虚拟控制量的目标,摒弃了控制精度不高的伪逆法,结合粒子群算法来实施控制分配。并且为了达到更好的容错控制性能,对粒子群算法的位置和速度更新策略做了优化,使算法能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从而找到全局最优解。并将该优化算法结合控制分配问题,针对无人机多发的执行机构故障,进行了容错控制。最终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案提高了整个巡检无人机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含有 1%焦磷酸钠、7%三聚硫酸钠、0 .2 4 3 %氟化钠及 10 %高清洁二氧化硅的牙膏减少外源性牙色斑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分层、二单位平行观察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改良 L obene色斑指数 (L obene stain in-dex m ethod)均数、性别、吸烟习惯将 91名年龄为 18~ 5 5岁的研究对象平衡地分为两组 ,随机地分配使用试验或对照牙膏。于基线、第
从栓钉剪力连接件受力机理与破坏模式分析出发,基于弹塑性地基中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单桩理论,建立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挠曲线微分方程。根据栓钉剪力连接件各阶段的受力特点,引入边界条件,对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挠曲线微分进行了求解分析,提出了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剪切刚度、弹性阶段末端的滑移值等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栓钉剪力连接件荷载-滑移的三折线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数学形式简单且物理意义明确等特点。算例分析表明:
SARS-CoV-2是一种高致病性且传播迅速的病原体,通过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蛋白)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实现入侵和感染。对S蛋白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有助于深入理解S蛋白的功能和阐明该蛋白介导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本文采用Protparam、Pfam、TMHMM、ExPASy-ProtScale、PSORTⅡ、SignalP、UniProt、NetP
本文选取2015-2019年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碳信息披露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规制与高管激励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呈"倒U形"关系;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作用于高管激励发挥其调节作用。异质性研究中,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存在着更显著的"倒U形"关系。研究结果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企业有效利用碳信息披露降低融资成本具有参考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日益严重,如何实现能源高效、合理、无污染地利用成为许多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准确的、动态的热负荷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运行经济性层面考虑,建立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的布谷鸟优化算法求解各个热源的出力,使得供热系统的供热量与用户的需热量相匹配,从而实现按需供热的目的,避免综合能源系统在运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并网逆变器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将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LCL滤波器相较于传统的L滤波器具有更优良的高频谐波衰减性能,LCL滤波器需要最小的电感量即可达到相同的滤波效果和其他两种滤波器相比,从而减轻并网设备的体积和重量,降低功率损耗和成本。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改进型两级式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
弹射器的工作性能决定航空母舰的战斗能力,弹射过程中滑道逸出的水蒸汽弥散于舰载机的发动机周围,对舰载机的起飞性能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在蒸汽弹射方面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运用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相关知识建立了与舰载机动力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相关部件及物理量对动力性能的影响;二是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温度畸变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综上,在蒸汽弹射方面,国内外研究者没有建立相应的多相流模型,也没有利用数值仿
在汽车轻量化的大背景下,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的车身材料,使材料减薄减重,降低车身重量,并提高车身安全性能,一直是汽车钢研发的主流方向。第三代超高强Q&P钢具有较高强度和塑性,应用前景广阔。但工业Q&P钢一体化工艺流程较复杂,基础化研究仍不完善,故调控一体化工艺下的组织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工程与科学研究意义。基于以上背景与Q&P钢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常规的Fe-Mn-Si体系下Q&P钢为实验材料,设计热
粉芯丝材克服了传统实心丝材加入硬质相难以成型和导电性差的缺点,极大扩宽了其在耐磨耐蚀领域的应用。众所周知,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但其硬度较差,耐磨性欠佳。通过添加陶瓷相可以极大的改善这一缺点,但纯钛与陶瓷相复合粉芯丝材的成型工艺研究较少,如何制备性能优异的钛基粉芯丝材还面临很多挑战。本文利用DEFORM-3D软件对模具角度与拉拔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拉拔力随半模角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在α=6~8
由于镁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等优点,而引起众多生物材料研究者的兴趣。本论文采用真空熔炼和挤压工艺制备了 Mg、Mg-0.3Mn、Mg-1Zn-0.3Mn、Mg-2Zn-0.3Mn、Mg-4Zn-0.3Mn、Mg-6Zn-0.3Mn 合金,采用 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实验、浸没试验、电化学实验和循环应力腐蚀测试等方法研究了Mg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