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伴随着经济的进步,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力求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但是,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特别突出的是现行制度对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没有加以充分阐述,没有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导致在会计实务中随意性较大。本文通过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核心,并对资产减值政策的经济动机因素进行分析。为实证研究做准备。然后,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的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原因进行研究,并考虑到企业的盈亏因素,本文以盈利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企业刚上市运行还不是很规范,所以本文剔除2004年12月31日还没有在深市A股上市的企业,对影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各变量进行检验。最后结论是: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上市年限,公司总资产的对数的影响。上市公司规模越大,总资产减值比率越低;资产负债比率越高,总资产减值比率越低;流动比率越高,总资产减值比率越高;上市年限对资产减值比例的影响显著。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发现,给出政策建议。比如建议应该采取充分披露的会计政策、加强资产减值准备的外部审计、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政策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只是对盈利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地探索,无论是在实证设计上还是方法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因此需要随着将来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进一步加以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