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国内外均有报道长期服用水杨酸钠可延缓或阻止白内障的发病,但其在预防白内障方面的作用机制还未有明确的研究报道。本实验观察水杨酸钠对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 27)表达的影响,探讨水杨酸钠在延缓白内障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探讨水杨酸钠在防治原发性白内障方面的可能性,为临床上防治原发性白内障提供新的可能的防治方法。【材料及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取第2、3代传代培养的晶体上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三组:⑴正常对照组;⑵氧化损伤组(OS组):细胞中加入150μmol/L H2O2;⑶药物作用组: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水杨酸钠(200mg/L、400mg/L、600mg/L、800mg/L、1000mg/L)和150μmol/L H2O2。1噻唑兰染色法(MTT):将细胞转移入三个96孔培养板,分组处理,每组细胞设6个复孔,三个96孔培养板分别作用2h、6 h和16 h后用MTT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孔吸光光度OD值。2免疫细胞组化:制作细胞爬片,分组处理,作用6小时后用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SP 27的表达情况。3 RT-PCR法:分组处理细胞,作用6小时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用RT-PCR法检测HSP 2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MTT法检测得出: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后细胞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三个作用时间下,各药物作用组细胞活力均高于氧化损伤组(P<0.01),其中作用6h时,药物作用组与氧化损伤组细胞活力差异最大且前一组细胞活力随药物浓度增加而上升并在600mg/L时达到高峰。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得出: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均少量表达HSP 27。氧化损伤后HSP 27蛋白表达增加,药物作用后HSP 27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且比氧化损伤组增加的程度更大,药物浓度600mg/L时HSP 27蛋白表达水平达到高峰。RT-PCR法检测得出: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均少量表达HSP 27 mRNA。氧化损伤后HSP 27 mRNA表达增加,药物作用后HSP 27 mRNA表达进一步增加且比氧化损伤组增加的程度更大,药物浓度600mg/L时HSP 27 mRNA表达水平达到高峰。与各组细胞中HSP 27蛋白表达情况基本一致。【结论】经H2O2处理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活力明显低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细胞活力的下降在白内障的早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经水杨酸钠作用后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单纯氧化损伤组,同时经水杨酸钠作用的细胞中HSP 27在翻译和转录水平的表达也相应增加。我们推测水杨酸钠可以诱导HSP 27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后的细胞活力的下降可能是其延缓白内障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