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食源性肥胖大鼠效应差异的mTOR/S6K1自噬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刺减肥临床疗效肯定但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在明确针刺减肥效应的基础上,观察针刺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Diet induced obesity,DIO)大鼠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m TOR/S6K1介导的自噬信号途径的影响,旨在探讨针刺减肥效应个体差异的分子机制,为促进针刺减肥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90只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10只)和高脂组(8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0周,以体质量超出普食组大鼠平均体质量的20%作为筛选肥胖大鼠的标准,制备肥胖模型大鼠40只。将造模成功的4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其中电针组20只,其余每组各10只;普食组的10只大鼠作为空白组。电针组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频率2 Hz/15 Hz,强度1 m A;假电针组取所选穴位向外旁开5 mm处浅刺,电刺激参数同电针组,2组均治疗30 min/次,1次/天,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疗程。以体质量、附睾脂肪(Epididymal white adipose tissue,e WAT)重量评价针刺的减肥效应。在明确减肥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效应个体差异的等级划分,按照药物减重的目标:将体重减轻小于5%定为治疗无效,大于等于5%定为治疗有效。然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技术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并比较细胞直径及面积大小,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 TOR/S6K1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下游自噬相关标记物LC3、Beclin-1、p6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电针减肥效应评价与空白组相比,高脂喂养10周能明显增加大鼠体重(P<0.01),其中,体重超过空白组平均体重20%的大鼠有40只(占50%)。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及假电针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经过4周的电针治疗,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体重、附睾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假电针组体重、e WAT含量有轻微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体重、e WAT含量显著下降(P<0.01,P<0.05)。2.减肥效应个体差异的评估在明确减肥效应的基础上,将体重减轻小于5%的6只大鼠纳入电针无效组,其余14只大鼠为电针有效组。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大鼠体重、e WAT含量显著降低(P<0.01);电针无效组的体重和e WAT含量较模型组、假电针组均呈现出一定的减轻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有效、无效之间比较,体重、附睾脂肪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附睾白色脂肪细胞的直径及面积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e WAT细胞面积和直径显著增大(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脂肪细胞面积和直径显著减小(P<0.01,P<0.05),电针无效组脂肪细胞面积和直径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电针有效、无效之间相比,脂肪细胞面积、直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附睾白色脂肪自噬水平的检测(1)Beclin-1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色脂肪内Beclin-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Beclin-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电针无效组Beclin-1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变化均不显著(P>0.05)。与电针无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Beclin-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2)LC3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色脂肪内LC3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LC3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电针无效组LC3蛋白及其m RNA表达变化均不明显(P>0.05)。与电针无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LC3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3)p62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白色脂肪内p62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p62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电针无效组p62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变化均不显著(P>0.05)。与电针无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p62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5.m TOR/S6K1信号转导通路检测(1)m TOR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色脂肪内m TOR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m TOR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电针无效组m TOR蛋白及其m RNA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与电针无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m TOR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2)S6K1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白色脂肪内S6K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有效组S6K1蛋白及其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电针无效组S6K1蛋白及其m RNA的表达变化不显著(P>0.05)。与电针无效组比较,电针有效组S6K1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1.电针“中脘”、“天枢”、“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可有效降低DIO模型大鼠的体重和附睾脂肪量,并减小附睾脂肪细胞的体积。2.电针“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在改善肥胖大鼠体重、附睾脂肪含量、脂肪细胞体积的效应特征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即治疗有效和无效。3.电针干预肥胖大鼠疗效不同的个体间白色脂肪m TOR/S6K1信号转导通路及自噬相关分子Beclin-1、LC3、p62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其减肥效应个体差异的产生机制可能与抑制m TOR/S6K1自噬的程度差异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疾病。其特征是身体部位,尤其是腿部,有不愉快的感觉,导致迫切需要移动四肢,从而缓解相关的不适,如感
目的对于复杂样品中风险化合物的分析,开发简便、高效的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并节约成本。本研究首次以溶剂热法构筑了稳定、均匀的磁性氮化碳材料,将其用
微电子学已经深入到现如今的千家万户,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而随着几十年的研究发展,现如今的微电子技术也面临着很多问
目的:研究ECEL1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肝癌防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1)人肝癌细胞感染ECEL1基因RNAi慢病毒,同时设置对照组,然后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感染效率。(2)qPCR检测ECEL1基因敲减后的?肝癌细胞中mRNA的表达情况。(3)Western Blot内源验证?肝癌细胞中ECEL1基因表达情况。(4)应用克隆形成测定细胞增殖,Celigo检测并记录各组肝癌细胞在各时间点的
目的:探讨术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以及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综合新指标(hemoglobin and albumin levels and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counts,HALP)对局部进展型肾透明细
参数估计是工程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为更好地研究实际工程系统,通常会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而参数估计则是建模的核心,也是系统控制和优化的首要前提。实
随着世界上各主要大国在航天事业上的发展和竞争,星际网络和深空通信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深空通信为背景,对DTN(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延迟中断容忍网络)和 LTP(Licklider Transmission Protocol,Licklider传输协议)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 DTN为应对深空通信恶劣传输信道而采用的包裹层协议和汇聚层
研究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指围产期窒息引起的大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长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2]。相
当前智能移动平台正在商业、科技、教育、医疗和娱乐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然而近年来移动平台恶意软件数量激增,攻击事件频出,用户的安全性正遭受着重大威
目的:观察以“三才益智灸”结合“同时多重任务”的艾灸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与血清蛋白标志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