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区架窄层是由传统居住建筑中衍化而来的,并赋予了新的形式,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空间效益,符合现代人对绿色居住环境及公共活动空间的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正朝向生态文化型过渡,居民对于居住环境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行为和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居住区架空层作为居住区环境的构成单元,如何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具体落实到居住区架空层这个特殊的景观环境中去,提出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架空层景观的设计模式,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1)在文献查阅和相关资料的收集的基础上,对于居住区架空层这个特殊的空间形式进行其场所特性的分析,主要从居住区架空层的空间特性、功能特性、环境特性3个大的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再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以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为研究依据,从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行为需求这3种需求出发探讨在居住区架空层景观中需要注意的人的需求。通过对于架空层场所特性及人的需求的分析,得出进行景观设计时所能利用的有利条件以及需要消除决的不利因素,从而为具体设计做必须的铺垫。
(2)总结得出进行居住区架空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为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架空层空间提供了设计依据: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环境的整体性原则,景观的可识别性原则,使用的舒适性原则以及参与的互动性原则4大原则。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从架空层空间设计和构成要素设计2个方面具体进行居住区架空层景观人性化设计,从而构建了居住区架窄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设计模式。
(3)实地考察长沙市架空层景观的人性化应用现状,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3个楼盘架空层景观进行具体分析,从空间布局、绿化、界面、小品设施4个方面分析其是否符合人性化设计,阐述其不足,给予处理的建议,对所得出的人性化架空层景观的设计模式进行了验证及补充。通过对益阳上城世家架空层景观设计的研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实践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