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Caco-2细胞模型及肝微粒体代谢体系对熊果酸(Ursolic acid,UA)在体外的吸收特征及代谢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深入探讨U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药理学作用机制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反相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方法,测定Caco-2细胞内外及肝微粒体系温孵液中UA的浓度;建立及全面评价Caco-2单层细胞特性;考察时间、底物浓度、体系温度以及培养介质PH值在Caco-2细胞对UA摄取中的影响;比较P-糖蛋白(P-plycoprotein,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存在与否时,UA跨Caco-2细胞膜转运的不同之处,探究UA在Caco-2细胞摄取和转运试验中的外排现象;选取地塞米松、苯巴比妥、β-萘黄酮对SD大鼠进行在体诱导,采用钙离子沉淀法制备和构建肝微粒体代谢系统,以UA作为反应底物考察其在大鼠肝微粒体系中的代谢行为和特征。结果:①TranswellTM板上培养21天后的Caco-2细胞单层结构紧密、TEER值>500Ω·cm~2、罗丹明标记葡聚糖不能通透。②在10~40μM浓度范围内,Caco-2细胞对UA摄取量随浓度增加呈线性增加,20min内摄取量逐渐上升,而后趋于稳态;pH为5.5时,Caco-2细胞对UA摄取量最大,且随体系PH值上升而下降;温度分别为4℃、25℃、37℃时Caco-2细胞对UA摄取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加入P-gp专属性抑制Ver后,UA在Caco-2细胞单层转运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发生显著改变,表观渗透率由3.445下降至1.386。④UA在大鼠肝微粒体系的代谢呈现酶代动力学特征,代谢产物生成量与底物UA的浓度具较好的相关性(r=0.975)。⑤经典CYP3A诱导剂DEX可以显著的促进UA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CYP1A诱导剂BNF和CYP2B诱导剂PB对UA肝微粒体代谢无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完整Caco-2单层细胞模型符合药物转运试验的要求。Caco-2细胞对UA的摄取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H值明显影响UA摄取量,而温度对其不产生影响。UA跨Caco-2细胞膜转运具有显著的方向性,Ver能显著抑制P-糖蛋白在UA转运过程中的外排作用,提示UA可能是P-gp的底物。UA在大鼠肝微粒体系中主要被CYP3A介导代谢,P-gp的外排和CYP3A的生物转化可能是引起UA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