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不能被降解;而印染废水由于生物降解性差、成分复杂、色度大、COD高,这两者是目前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污染物。传统物理化学治理方法费用高、能耗大、易造成二次污染。论文以驯化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四种常见菌、筛选菌C-11为对象,分别对镉离子、六价铬离子、直接蓝GL进行吸附脱色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驯化大肠杆菌对Cd(II)的吸附处理研究
利用生物驯化手段得到对Cd(II)较强抗性的驯化大肠杆菌,为评价驯化菌的吸附性能,采集天然水体,不加营养物质,经过滤灭菌后加镉离子制备模拟水样。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驯化大肠杆菌比普通大肠杆菌更能适应Cd(II)的毒性,对Cd(II)的去除率是普通大肠杆菌1.4倍。光学显微镜,TEM表面分析显示了驯化大肠杆菌的形貌变化,红外图谱表明,菌的表面官能团参与了镉离子的去除过程。
2.枯草芽孢杆菌等四种菌对Cr(VI)的还原去毒作用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r(VI)的还原行为,结果表明,Cr(VI)对四种菌具有促进生长和抑制毒害双重作用。比较四种菌,枯草芽孢杆菌对Cr(VI)的还原效果最好,能在40h内使1.0 mmol·L-1的Cr(VI)达到96%的转化率。比较还原前后枯草芽孢杆菌体的红外谱图和X衍射射线能谱图可知,菌表面结构和成分保持完整,表明铬离子不是在菌表面被还原,而是在菌体内被酶还原成Cr(III)的。菌体的这种生物还原行为,有望消除含Cr(VI)废水的毒性。
3.染料脱色菌C-11对直接蓝GL脱色降解特性的研究
从某印染厂排污口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出几株对偶氮染料直接蓝GL具有脱色降解效果的菌株,经分离得到一株对直接蓝GL具有较高脱色能力的菌株,命名为C-1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对C-11菌株的脱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11菌株的脱色能力受温度,pH值,染料浓度影响较大。直接蓝GL的最佳脱色条件是35℃,pH为7.0,染料浓度为20mg.L-1,脱色率达到79%。通过模拟废水处理试验,脱色率达到78.73%。对脱色液进行紫外扫描,发现直接蓝GL在633和685nm的吸收峰消失。经HPLC分析,直接蓝GL脱色产物可能是联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