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熵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金属合金,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非等原子比Co Cr Mn Fe高熵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系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Al元素,研究了Al元素对均匀化及淬火后合金的组成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Al含量的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了冷轧后的不同退火工艺(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优异的综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熵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金属合金,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非等原子比Co Cr Mn Fe高熵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为进一步提高该合金系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Al元素,研究了Al元素对均匀化及淬火后合金的组成相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Al含量的合金在变形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了冷轧后的不同退火工艺(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得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对铸态(Fe50Mn30Co10Cr10)100-xAlx合金进行研究发现,随着Al元素含量的增加,初始HCP相占比逐步减少直至消失,得到单一的FCC相组织。各个成分的铸态试样进行淬火,在Al8高熵合金组织中出现BCC相。快速冷却过程中,在Al8高熵合金FCC相的Al-Cr富集区域发生切变形成了BCC马氏体相。合金在拉伸过程中,随着Al元素含量增高,抑制了合金中FCC-HCP的TRIP效应,促进了FCC相的TWIP效应。Al8高熵合金的抗拉强度升高,这是BCC相第二相强化的结果。在冷轧退火实验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冷轧后合金的再结晶程度逐渐趋于完全。在700℃退火获得的试样具有一定的多种尺度晶粒层状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此退火温度下调整退火时间,发现退火10分钟合金具有理想的多尺度层状结构,其拉伸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图46幅;表13个;参72篇。
其他文献
Fe-Mn-Al-C系轻质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良好的强塑性配合的合金材料,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Fe-Mn-Al-C系轻质钢广泛应用于汽车结构材料,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弥补汽车用Fe-Mn-Al-C系轻质钢在合金化方面的研究空白,设计制备了Nb含量分别为0.3%与0.5%的两种高锰FeMn-Al-C-Nb系奥氏体轻质钢,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冶炼后对其进行了变形及热处理,对
钢铁企业的原燃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大,原燃料进厂的检验结果直接用于结算和生产指导,其检验准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对企业日常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近几年散装物料取样、制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全自动、无人化的取样、制样系统成为钢铁企业原燃料取制样领域主要的发展趋势。结合首钢京唐公司原料取制样系统现状及煤炭、铁矿石、非金属矿的相关国家标准,对煤、铁矿石、非金属矿的自动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冶金行业,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取得了新发展。收集了承钢4#高炉的历史实际生产数据,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优化数据的质量。将预处理数据进行编辑和存储,建立科学、通用的数据库。在高炉状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绘制了铁水钒含量与高炉提钒率的分布曲线。通过不同的趋势变化图分析数据参数间的影响关系。采用皮尔逊、随机森林等大数据技术对目标参数进行了特征筛选,保留相关性强的特征参数用于构建预测模
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锌粉尘,这些粉尘根据锌含量的不同被分为低锌粉尘、中低锌粉尘、中锌粉尘、中高锌粉尘和高锌粉尘。粉尘中大量的锌元素以铁酸锌的形式存在,目前的处理工艺通常是破坏铁酸锌的结构来回收铁酸锌的锌和铁,能源消耗比较大。而铁酸锌作为一种正尖晶石金属氧化物,在防锈材料、气敏材料、高温煤气脱硫剂及染料废水处理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选取唐山某企业含锌粉尘和邯郸某企业含锌粉尘来作为研
小说《不要欺骗我》是美国作家杰克·梅所著,讲述了女主人公诺拉和一些拥有特异功能的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爱恨情仇。小说使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包含大量日常对话和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选取《不要欺骗我》前三章为翻译材料,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并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再现原作的内容、风格和特点。基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语义对等、文体对等和文化对等三方面对《不要欺骗我》前三章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语义
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研究中碳钢温轧工艺有利于获得低成本高性能的钢铁材料。利用SEM、EBSD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退火工艺和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对中碳伪共析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中碳伪共析钢进行500℃、550℃、600℃、650℃和700℃不同温度的轧制发现,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组织中渗碳体破碎
近年来,铁素体-渗碳体钢中的双峰多尺度晶粒组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通过对不同初始组织钢进行多道次温轧制备多尺度层状纳米晶/超细晶钢,采用SEM、EBSD观察材料温轧及退火后的组织变化规律,通过拉伸实验和冲击试验来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后的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分析了其强韧性机理。通过研究发现伪共析钢在450℃、550℃及650℃进行轧制,得到了包含先共析铁素体相、破碎程度大的变形相及破碎程度小的中间相的
为满足现今社会对汽车行业提出的绿色环保,以及高安全性的要求,第三代先进高强钢中的中锰钢正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锰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及其合金元素含量对于力学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不同变形及热处理工艺控制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稳定性,能够获得室温下持续的TRIP效应,实现中锰钢的增强增塑。研究对象为0.1C-7.2Mn-0.28Si中锰钢,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室温拉伸
中锰钢满足车身轻量化的要求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自身高强度又满足安全性的需求,在汽车用钢领域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中锰钢在奥氏体逆相变退火过程中常伴随着碳化物的析出与溶解,不仅能影响奥氏体的逆相变、残余奥氏体的分布、形貌及稳定性,且碳化物的析出能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相变,影响TRIP效应。本文以0.1C-7.2Mn钢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相变点并绘制CCT曲线。通过对冷轧试验钢进行奥氏体逆相
高炉冶炼是一个在封闭容器中进行的强耦合、多变量、非线性的动态过程,无法直接观察内部运行状况,只能通过安装在高炉本体的众多传感器监测数据间接地评判高炉运行状态。目前多数高炉运行状态预测模型存在预测目标参数单一,数据时间跨度短等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铁水中硅含量和煤气利用率两个指标预测模型实现对高炉运行状态的预判,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了承钢4#高炉总数据存储空间为66.12GB的生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