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取代苄基苦参酸噻二唑酰胺类衍生物合成及杀虫/杀螨活性初步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参碱是从豆科植物苦参的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对农业害虫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1,3,4-噻二唑含N-C-S毒性基团具有广谱的生物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杀虫/杀螨活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引入1,3,4-噻二唑活性基团制备了一系列N-取代苄基苦参酸噻二唑酰胺类衍生物,测定其杀虫/螨活性,筛选出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具体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27个化合物,包括3个中间体和24个N-取代苄基苦参酸噻二唑酰胺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熔点、旋光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其中24个为新化合物。2.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在1 mg/mL浓度下测试了化合物对3龄前期东方粘虫幼虫的活性。其中化合物3e、3h、3n、3w、6c和7c表现出显著的杀虫活性,最终致死率均超过50%,高于母体苦参碱(27.6%)和阳性对照川楝素(48.3%)。一些处理粘虫在其幼虫阶段就出现中毒,脱水、蜷缩症状而死亡,有些幼虫到化蛹阶段变成畸形蛹,最终不能正常羽化而死亡。还有部分处理粘虫在羽化阶段,出现畸形成虫,如翅膀短小、皱缩,最终不能正常生长而死亡。3.采用玻片浸渍法,在0.5 mg/mL浓度下测试了化合物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活性。其中化合物7a和7b表现出较好的活性,72h致死率均超过50%,高于苦参碱。尤其是化合物7b(LC50:0.3313 mg/mL)的杀螨活性是苦参碱(LC50:3.2286 mg/mL)的10倍左右。通过构效关系发现,在噻二唑苯环上引入吸电子取代基后(如硝基),其杀虫活性明显提高;N-苄基上引入供电子取代基(如甲基),其杀螨活性明显提高。此外,羧基是苦参酸类衍生物具杀螨活性的活性基团。这为进一步研究苦参碱类植物源杀虫/杀螨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从分析钻柱损伤机理入手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综合考虑钻柱结构特点和现场条件等 ,首次提出大陆科学钻探施工过程中对钻柱损伤检测的建议方案。其方案比较具体、实际 ,有重要
在我国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发生率最高〔1〕。本文探讨活动分析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新挑战,农业园区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其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农业园区从兴起,到当前阶段,农业园区也伴随着出现、发展、膨胀阶段,问题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园区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是早日实现农业园区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点。本文通过引入农产品牌化的概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是盾构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类地质状况,在这种特殊地层条件下进行盾构施工有很多难点,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穿越上软下硬交界地层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
溶剂回收是Lyocell纤维工业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Lyocell纤维的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本文以某化纤厂Lyocell纤维生产线为背景,基于西门子PLC设计开发了溶剂回收自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