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混合居住社区社会融合评价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社区发展,伴随着城市快速更新逐渐向空间异质性和社区包容性发展,大部分城市混合居住初具规模。一方面,城市自发形成的既有混合居住社区蕴藏着居住空间隔离、公共空间失衡、社会排斥等隐性问题;另一方面,规划调控下形成的混合居住社区,现亟需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融合效益的评价。混合居住致力于从空间融合向社会融合的目标转变,交往空间作为社区居民文化适应和融合发展的触媒,是混合居住社区评价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与社区生活圈“从居民需求视角匹配共享化、差异化、精准化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的方向不谋而合。因此以社会融合为目标、以交往空间为立足点、以社区生活圈为依据的既有混合居住社区评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社会融合、混合居住、社区生活圈理论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方向。通过大连市中心城区研究片区的划定、阶层划分标准的研究,运用gis软件分析大连市既有混合居住社区现状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范围划定、同质邻里规模、媒介阶层研究和阶层人口比例等适宜混合居住模式的探究,构建理想的既有混合居住社区模型,选取大连市四处典型既有混合居住社区,从布局模式、公共服务设施及交通、住区环境等六方面进行概况对比分析,确定知行生活圈作为本文的实证研究具体案例。其次,笔者以“主观感知评价预判——交往空间测量验证”为研究时序,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进一步以主观感知提取的四个维度15项指标,运用语义差异量表结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进行预调研,得到融合情况较“一般”的评价;以社区生活圈角度提取的13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四个主成分因子,命名为:公共道路空间、户外活动空间、文体活动设施、便民服务设施;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融合效益测度,得到融合评价结果为“一般”,与预判结果一致,表明了交往空间作为混合居住社区融合效益评价的有效性。进一步对知行生活圈交往空间进行现状评价与问题识别,提出应优先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活动特征与交往需求;在控详规层面对交往空间进行定位、定量;修规层面设计多元复合化的交往空间等融合提升策略。最后,笔者从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进行总结,为后续既有混合居住社区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放射性物质检测系统使用多个闪烁探测器去探测核辐射信号。一方面,闪烁探测器对电子进行倍增的能量来源于高压电源,高压电源的不稳定会使其所探测到的能谱数据不准确,所以高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坡地更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源地,尽管长期以来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使入黄泥沙量减少,但黄土坡面的水土养分流失问题仍不可小
无线网络以及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满足各种各样的实际需求。对于移动设备计算资源与处理能力受限的问题,可以通过移动云计算
坡地水土流失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量退化、侵蚀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控制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是防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
苔藓植物属于植物界中由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转变的过渡态植物,根据植物分类学,其生态位置处于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以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e)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用材、经济绿化树种。杨树资源的高效培育和利用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新引自意大利的3个银白杨无性系、5个欧美杨
磷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能够参与植物的核酸、磷脂和腺苷三磷酸等物质的合成,是生命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目前,磷肥资源的供需与利用仍存在失衡状况。一方面,按照现今的开采规模
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行政机关通过发布特定人在食品安全、产品卫生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或危险事实来提醒公众防范风险,社会公众因信赖保护原则对公共警告中涉及的特定人自发谴责与抵制,避免购买或使用该商家的产品,对特定商家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违法发布的公共警告侵犯了行政第三人的营业自由权,造成了商家营业额下降、利润减少、企业声誉受损、品牌效应降低甚至商家破产、行业动荡等损失。此时,违法作为公共警告的行政机关应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povirus,BmCPV)属于呼肠弧病毒(reovirus)。BmCPV能感染家蚕中肠细胞引起质型多角体病,导致蚕茧歉收。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通过
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跟踪技术,在视频监控、无人机、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研究中,目标跟踪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复杂的实际场景中,目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