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WE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群体个性。随着手机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媒介影响的迅速扩大,当代大学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手机等媒介所构造的拟态环境中,手机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诸多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改善其思维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状况和教学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展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群体特征以及他们的手机媒介素养现状,制定了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的总目标和二级目标。在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目标的指引下,解析了手机媒介素养主题活动的五个要素,分别为主题选取、情境创设、内容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依据手机媒介素养教育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五要素,笔者设计了三个主题活动案例,并以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本科生为活动对象,具体实施了所设计的主题活动案例,最后通过活动录像回溯、问卷调查和学生心得体会的方式分析了主题活动效果,并进一步完善了主题活动案例。   实证表明,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是有效的。同时,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提升手机媒介信息参与能力,成功开展主题活动的前提是选取好主题和设计好内容,并在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迭代设计,这是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为个人或群体专门配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指导老师,在定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
我国正在探索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研究他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加拿大是汇聚了众多民族和语言的多元文化国家,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