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以十二胺(DD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r)为模板剂,成功合成了HMS、MCM-41两类纯硅及V、Mo、Ti Fe等杂原子取代的中孔分子筛.首次研究了HMS、MCM-41载体表面羟基或氨基与VOCl2、MoOCCl4化合物的交换反应.金属含量测定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交换时间和温度是影响交换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交换温度可能影响了交换反应的模式.对上述过渡金属骨架取代或表面接枝的中孔催化材料,用DRUV-Vis及比表面积和孔容测定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嵌入或接枝到同种中孔载体上,其活性中心的配位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同种金属嵌入或接枝到不同中孔载体上,其活性中心的配位状态也有所不同.比表面积和孔容测定表明:过渡金属嵌入或过渡金属及其络合物接枝的中孔材料,其比表面积和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以苯乙烯、丙烯酸和丙烯酸甲酯为探针,系统考察上述骨架嵌入和表面接枝两种方式制备的中孔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含钒、钼的HMS类催化剂的活性比含钒、钼的MCM-41类催化剂的活性好,可能与前者有较高的金属含量有关;用表面接枝HMS-V和HMS-M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用骨架嵌入V-HMS和Mo-HMS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要好;HMS-V和HMS-Mo进一步键合DET配体后,催化活性有所下降,环氧化物选择性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不同方式接枝VOCl<,2>+DET和MoOCl<,4>+DET络合物的中孔催化剂,其催化性能也有差异.其中(HMS-V)-DET、(HMS-Mo)-DET的催化活性比HMS-(V-DET)、HMS-(Mo-DET)的催化活性好,这可能与组装方式不同,其接枝金属络合物的含量及配位状态存在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