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中,党报在传统媒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作为我国中央党委的机关报,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解读国家时事政策,分析国家发展形势,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中央以及各级党委视之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人民群众又因其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视之为益友,可以说,党报肩负了双重任务。一直以来,党报在众媒体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以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保持着我国主流媒体的地位。然而目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新闻信息量大且时效性强以及企业化运作等优势在传媒市场上竞相争艳,而且势头正劲,使得原本就矛盾重重的传统媒体竞争更加激烈。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媒介,来势迅猛,超出所有人想象,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将近3亿;手机媒介是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步兴起的另一种新媒介,它传递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移动和无线。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止目前我国有7亿手机用户,正所谓手机“无所不在”,党报面临的挑战空前。但近几年,党报在改变。通过传统改革方法,包括不断增强新闻性,提高权威性和保持主流媒体地位,继续弘扬主旋律,在内容、版面、发行、广告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并且以报网互动的新模式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这种改进离市场和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办好党报,让党报既能很好地为党委、政府服务,同时又能为广大读者服务,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着力分析,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以期追根溯源,找到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促进党报在新时期新媒介环境下的健康发展。论文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笔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分三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党报作定性分析,给出党报的概念特征,对历史沿革以及党报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机遇和挑战简单概述,说明党报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生存状况。第二部分对新媒介环境作细致分析包括新媒介的概念特征以及发展现状、新媒介对党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在新媒介环境下党报的生存状况,指出党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三部分分析党报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改革策略,从党报自身的改革和报网互动两方面入手,对《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山西日报》等报纸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在未来新媒介环境下,党报必须以报纸和网络互动的方式,开辟党报的传播新模式。本文的研究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的定量研究,以及对《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山西日报》的方方面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