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而产生的新生教育类型,如何科学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体系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基于上海市当前开展市属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的社会背景,本研究选取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上海电机学院自动化专业为研究课程体系的载体,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及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从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出发,以“多元整合”课程观为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取向,系统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以此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为该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探索发展期,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取向,这也是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的根源。作为新生教育类型,在课程理论取向上应该以“兼容并包”的态势有针对性地吸取各类课程观的长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多元整合”课程观是融合学科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学习者中心主义、能力本位课程观等课程观的长处,将其整合、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定位是课程体系设计的第一步,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对后续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来源多样化,包括社会需求、专业自身特色及国际标准。为了更好地进行目标定位,按层次将其分为课程方案总目标、具体课程目标及教学模块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课程门类开发和课程结构设计。首先按照功能不同将课程划分为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依据各自内容和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课程结构设计方面,在课程开展顺序上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专业特点,在课时比例分配上考虑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同时对标普渡大学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学生特点、技术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知识类别等影响因素。并重点论述了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分析了学科课程、任务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及项目课程等主要课程组织方式,基于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及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论证了“学科+项目”组织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适切性。同时举例说明该组织理念的具体应用。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数据,构建了有向加权的竞争关系复杂网络模型,在此网络上对竞争扩散效应进行仿真研究。研究发现,有向加权竞争网络中,外向点强度越大的节点发起的竞
目的:构建并开发农村全科医生胜任力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关键事件访谈法,在安徽省蚌埠地区、滁州地区对30名全科医生、10名市/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行政管理者
近年高校的经济活动较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高校资金在进行教学、科研之余,还运用在了教学建设、采购物资、后勤保障等方面。高校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权,
运用阈值面板模型方法,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下,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
在阐述微动力机电系统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双区燃烧微涡轮机、微型往复式电力发生器、微转子发动机以及作者研究的微热光电
本文就甲醇制烯烃技术的现阶段发展以及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就今后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源泉。江西作为具有生态优势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有先行优势。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项目成本管理方法也逐渐被运用到教育行业的日常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是对项目全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进行全员、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公民政治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成分,各高校的思想教育都以它为重要教育目标。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日益弥漫的混乱思想不断冲击着人
随着国家对高校仪器设备投入的增加,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仪器,管理并统计仪器的使用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可靠而准确的数据依据,就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