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而产生的新生教育类型,如何科学定位,突出自身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体系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基于上海市当前开展市属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的社会背景,本研究选取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上海电机学院自动化专业为研究课程体系的载体,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及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从课程体系设计中的问题出发,以“多元整合”课程观为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取向,系统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以此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为该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思路。应用型本科院校处于探索发展期,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取向,这也是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不少问题的根源。作为新生教育类型,在课程理论取向上应该以“兼容并包”的态势有针对性地吸取各类课程观的长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多元整合”课程观是融合学科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学习者中心主义、能力本位课程观等课程观的长处,将其整合、优化形成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定位是课程体系设计的第一步,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对后续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目标来源多样化,包括社会需求、专业自身特色及国际标准。为了更好地进行目标定位,按层次将其分为课程方案总目标、具体课程目标及教学模块目标。课程设置包括课程门类开发和课程结构设计。首先按照功能不同将课程划分为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依据各自内容和功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课程结构设计方面,在课程开展顺序上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专业特点,在课时比例分配上考虑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同时对标普渡大学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计划,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学生特点、技术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知识类别等影响因素。并重点论述了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分析了学科课程、任务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及项目课程等主要课程组织方式,基于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及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论证了“学科+项目”组织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适切性。同时举例说明该组织理念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