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质沙雷氏菌及其酶对芳香化合物的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96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粘质沙雷氏菌及其酶对芳香化合物的氧化作用。该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先采用粘质沙雷氏菌菌株AB90027离体酶催化异丁香酚合成香兰素,对异丁香酚的转化途径进行了分析;然后进行了该菌株及其离体酶对羟基苯和氨基苯的降解作用研究,对酶催化降解机制,降解动力学条件以及酶的一些性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所研究的内容及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利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AB90027产生的离体酶催化异丁香酚进行生物转化,结合TLC、UV-VIS、IR等测试手段对异丁香酚的转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借助薄层扫描法对不同反应体系下产物香兰素的产率作了比较,并研究了可催化异丁香酚合成香兰素的酶在细胞的存在位置。结果表明:在酶的作用下,异丁香酚分别经过阿魏酸和香兰素两条途径开环降解成小分子,采用酶催化所得的香兰素产率最高,其产率达10.90%,可催化合成香兰素的酶主要是胞外酶。 (2)采用AB90027离体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处理15种羟基和氨基苯类化合物。以对苯二酚和对氨基苯酚为代表物,对其降解动力学条件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催化降解前后溶液的COD值,借助UV-VIS、IR吸收光谱和HPLC考察了分子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化合物降解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就该方法处理工业废水进行了效果评价。得到对苯二酚降解的适宜条件为每降解50mL质量浓度为2000mgL-1的对苯二酚溶液,H2O2(30%,w/v)用量5mL、温度40℃、pH9.5,降解24h后对苯二酚COD去除率可达96.3%。对氨基苯酚降解的适宜条件为每降解500mgL-1对氨基苯酚溶液50mL,H2O2(30%,w/v)用量3mL、温度40℃~60℃、pH9.0~10.0,降解后对氨基苯酚COD去除率可达96.80%。经过H2O2/酶作用后,对苯二酚等易降解化合物UV-VIS及IR谱图上苯环特征吸收峰均己消失,HPLC则检测到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从而阐明了酶促降解机理为苯环开环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取代基的性质、位置、数目均影响化合物的降解性。多元酚/胺较一元酚/胺容易降解,其中间位取代使降解变难,推电子基—OH、—NH2、—OCH3有利于降解,吸电子基—NO2、—Cl、—COOH不利于降解。 (3)就共代谢—H2O2氧化法处理苯酚等难降解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实现了苯酚、间苯二酚和水杨酸的氧化降解,经UV-VIS和HPLC分析表明其降解过程仍为苯环开环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开始进军各大中小学校园。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全面推进,一场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动正在兴起,如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是值得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而建
随着人类活动向外层空间扩展,探索外层空间,利用外层空间,并保障人类活动在外层空间环境中的安全,是当前航天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上个世纪人类对于空间碎片环境不够重视,
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英语教学方法主要是语法翻译法,语法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它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至于许多
刑事审前程序,是指刑事案件起诉到法院之前的程序,是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石。刑事审前程序通过相关证据收集,完成了犯罪嫌疑人有罪与否以及罪行情况的证明;刑事审前程序广泛使用讯问
“荒诞”这个原本音乐术语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中几乎是最时髦的,特别是二战后,此术语似乎成了西方人的集体无意识。从逻辑与历史的运动中考察荒诞成为美学范畴的历程,有助于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更好的工作性,加入纤维以后弯曲韧性和断裂能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对混凝土性能要求不
以孔老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学派不仅是当时文化潮流中的生力军,更是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主线。“无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焦点之一,自古至今也都是学术和政治中的热点问题,凡治
中学班级是产生师生互动最多的场所,大部分教育活动在班级场域中进行。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师生冲突已有不少研究,但无论从本质问题引起关注的广泛性还是从研究的
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起于1973年David C.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发表拉开了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序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