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要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中之重。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而每一份一号文件中,都用不同篇幅对供销合作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方针政策,突出表明了新形势下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尽管在经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后,供销合作社慢慢淡出了社会和人们的视野,但它依然有着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基层架构,在农村社会中依然有着一定的服务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供销合作社按照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在恢复农村阵地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中,方向不够明确,对策缺乏实效,存在着诸多亟待破解的问题和困境,导致为农服务的作用始终未能有效发挥。这是摆在面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以杭州市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为样本,对其综合改革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与资料归纳,客观剖析了当前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农村经营服务网络、拓宽为农服务经济来源等方面的改革现状,总结提出了为农服务职能缺失、体制矛盾尚未解决、改革方向出现偏差和经济支撑后劲不足这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公共管理学、经济学以及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式,剖析了制约综合改革成效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政府认知不足、体制破解阻力较大、企业化发展倾向严重和原始基础薄弱这四方面制约因素。最后,论文提出萧山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以回归“三农”为改革取向,以坚持合作制为基本原则,按照适度盈利的发展方式,重点采取合理调整公共职能、现有“一社两体”体制破解重建、坚定以合作制推进农产品流通、因地制宜融入现代农村发展、牵头组建萧山区“农合联”等五方面的具体对策,最终实现自身健康平稳发展,真正发挥服务“三农”中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既要结合上级政策和相关理论研究,又要结合自身实际避免生搬硬套和求大求全,通过从职能、体制、服务和经济上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才能真正实现改革成效最大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为其在新形势下找准定位,提升为农服务和自身发展水平,更好地融入“三农”工作大局,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