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作用前后U937细胞的蛋白质组变化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erosis,2-DE)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采用2-DE技术比较宿主细胞在自然状态下与细菌攻击以后的状态下蛋白质的表达谱的变化,通过MALDI-TOF/TOF和数据库搜索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表达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发现在HP感染以后U937细胞内受翻译调节的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核仁素(nuleolin)在攻击以后表达量下调,而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在攻击以后表达量上调。这些蛋白对于细胞的凋亡都具有调节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其他表达量有差异的蛋白还有肿瘤抑制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gp96),异质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富含脯氨酸/谷氨酰胺的剪接因子(splicing factor proline/glutarnine-rich),组蛋白(histone)。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制备蛋白样品,用CagA抗体结合与CagA蛋白存在作用的宿主成分,然后通过Nano-LC的方法分离蛋白分子,或者用SDS-PAGE的方法分离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段切下胶条后酶解,进行质谱鉴定。用后一种方法鉴定出了肌球蛋白,这是细胞骨架的组成部分,对于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都有调节作用。这些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探索在宿主细胞内可能与CagA结合的蛋白成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CagA转运进入宿主并对宿主产生毒力作用的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田间实地调查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从阿月浑子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真菌,室内观察其培养性状和
背景与目的: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组织学类型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然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几十年中也有所增加并且该增长趋势的潜在原因还未完全明了。
本文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PUUV病毒在宿主动物中的流行情况,加强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对我国吉林省和内蒙古地区的岸鼠平进行了PUUV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研究大豆磷脂酰胆碱(Soybean phosphatidylcholine,PC)对脑瘫(Cerebral palsy,CP)幼鼠运动、认识功能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乙酰胆
目的:研究五肽化合物CMS010.26对同种移植排斥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通过p56lck和PI3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1.MTT法观察CMS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