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较之层合工艺,三维机织工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空间分布的三维纤维束骨架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较之层合工艺,三维机织工艺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空间分布的三维纤维束骨架结构极大增强了材料的面外力学性能及各个方向的抗损伤能力。与此同时,机织复合材料复杂的结构给其力学性能研究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以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其面内剪切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实验和仿真研究,然后对该材料的纬向拉伸力学性能开展了仿真研究,给出了用于模拟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拉伸和剪切失效的仿真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重点进行国内外文献的调研,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研究的实验方法和仿真理论,主要包括剪切实验、剪切夹具设计、有限元建模、损伤破坏准则、损伤演化模型以及剪切非线性理论等研究。第二章开展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内剪切实验研究及相应的有限元建模工作。设计并开展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内准静态剪切实验,得到了剪切实验应力-应变曲线、剪切刚度、剪切强度以及偏移剪切强度。通过对实验后试件表面进行显微拍照,分析了剪切实验件的损伤机理。通过对实验件表面几何结构的测量,建立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第三章开展了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仿真研究。将Linde准则应用于三维情况对拉伸失效行为进行模拟,预测了本文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通过与文献中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给出的拉伸仿真方法的可靠性。第四章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内准静态剪切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采用改进的Hashin准则来考虑剪切非线性的因素,并引入Hahn和蔡给出的剪切非线性本构关系来实现纤维束的剪切非线性行为模拟。通过编写ABAQUS子程序实现了纤维束非线性剪切损伤因子应力计算及其剪切行为仿真,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基体的剪切模量折减及大应变情况。对于基体,采用最大剪应力准则作为损伤判据,并采用指数形式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对机织复合材料单胞进行剪切行为仿真,得到了面内剪切的应力-应变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其他文献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污染物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重要的前体物,不仅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危害大气生态环境[1,2]。催化燃烧
丁腈橡胶(NBR)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腈基(-CN),耐油性突出,被广泛用于油井密封材料。但与其它二烯类材料一样,由于不饱和双键(C=C)的存在,使NBR制品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老
微液滴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扩散距离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学工程、材料科学、食品加工、微电子工程等众多领域。微液滴的宏量可控制备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
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和N2还原反应(NRR)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含共轭配体的过渡金属Re配合物凭借高选择性和低
石墨烯因其优异的性能,自发现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石墨烯是零带隙半导体材料,限制了其在光电探测器领域的应用。因此,在石墨烯的基础上研发了石墨烯量子点(GQDs)和多层石
本文是马耳他《版权法》的翻译报告。该《版权法》中存在大量连接词,给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文学,科技和医药等领域,连接词的翻译都呈现出一定的显化现象,但在法律翻译领域的研究却很少,对隐化的深入探讨也非常少。显化和隐化作为一组相对的概念,密不可分,于是本报告基于前人对连接词翻译的显化和隐化研究,从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立法文本中连接词的翻译技巧。译者对显化翻译运用了保留法,选词法和增词法等技巧,而隐化翻译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应对
柴油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石化能源,在运输和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低温环境下,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容易结晶或凝胶化,并相互交联形成牢固的三维网状结构,严重影响柴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又称水滑石,LDH的结构及性质易被调整,LDH的层状结构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夹层主体,可以容纳多种有机客体阴离子,该方法可以用于LDH的改性。将功能性
磷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农业原料,其主要来源于富磷矿石,而磷矿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随着大量开采而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大量的磷被排入到天然水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