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著作权问题,结合当前国际著作权保护趋势日益加强的现状,选取著作权保护领域与图书馆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缓和我国图书馆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持图书馆与著作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著作权困境,推动我国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此,本为以公共借阅权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对比、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方法围绕公共借阅权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展开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本文认为公共借阅权制度对维持著作权人与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有望成为保护我国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繁荣的一项重要制度。全文共分6章。第一章是引言。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然后叙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再次,归纳了本文的写作方法,最后论述了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公共借阅权制度的概述。首先通过对公共借阅权概念的分析阐述,明确了公共借阅权的权利归属。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立法宗旨,即维持著作权人与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然后阐述了公共借阅权制度发展现状。第三章对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进行论证。首先运用法哲学中的财产劳动论和财产人格论的观点从正面论证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公共借阅权制度立法思想与开放获取理念的对比从侧面论证公共借阅权权利形态的合理性。第四章从社会经济、技术、文化、法律发展四个方面阐述分析了公共借阅权制度实施的条件,结合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指出虽然公共借阅权制度在我国适用,但我国目前尚未具备其实施条件。第五章从图书馆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两方面论述了我国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现实性。通过将我国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积极影响与负面影响进行对比,得出公共借阅权制度将来可以在我国确立的观点。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针对当前我国作家群体、图书馆界与学术理论界对公共借阅权制度研究关注度不够的现状,再次强调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研究意义,呼吁我国法律界、图书馆界相关学者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借阅权制度的研究,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在提高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水平的同时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图书馆代表的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代表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