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砼结构在双向水平地震下的损伤分析与设计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B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证明,地震动是多维的,结构反应也是多维的。将结构简化成平面模型并只考虑单向地震动作用的反应分析不能全面反映和揭示地震下结构反应的本质。经验表明,遭到强地震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易于破坏的。然而,由于经济的原因,在结构抗震设计中,世界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大都允许一定程度的损伤出现。这样,如何正确的评估结构在大震时的损伤程度,就成了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震害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理论和试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用承载力来控制结构的性能已不足以保证结构的安全,震害、试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变形能力不足和耗能能力不足是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倒塌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即用性能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功能,可以认为,基于性能的抗震工程是未来结构抗震的发展趋势。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 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结构累积损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设想和方法。 第二章 在损伤力学理论和已有的考虑损伤累积效应的恢复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钢筋混凝土构件考虑双轴累积损伤效应的恢复力模型。 第三章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包括试验模型,试验工况,试验数据的处理,为所建模型提供了试验依据。 第四章 用CANNY程序对模型进行动力分析,应用构件双轴损伤模型计算各柱各工况后损伤并带入下一工况计算,将试验结果和用CANNY程序对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相关结论。 第五章 结合当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第六章 论述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在深入探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损失引起地表沉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比较了Loganathan和Poulos(1998)基于一致地层损失假定条件下修正的地层沉降预测解析公式,并使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与安全相关的课题研究也不断涌现.安全生产成本是企业安全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本文总结了若干可以应用于安全成本分析的数学
本文着重研究了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连续楼板的承载力、挠度计算以及弯矩调幅。文中提出了双跨连续组合板承载力计算的分析模型,并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方法对组合板进行了极限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以其简便快速的施工工艺、良好的加固修复效果和耐久性,得到工程界的日益重视.该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
本文首先回顾了短肢剪力墙这一结构体系的发展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简要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及其优点,并分析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说明了本文的主
随着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曲线桥已广泛用于公路桥梁领域.连续曲线桥是曲线桥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形式.与直线桥相比,由于曲率的存在,导致曲线桥产生变扭耦合作用,使得这种
该文进行了上海飞机场建筑物预警系统部分与程序的图形处理部分的研究.建筑物预警系统部分研究如何将现场检测得到的数据录入SQL数据库,并利用已有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通过数
随着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桩基工程越来越多的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而被广泛采用.检测基桩竖向承载力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静载荷试验法和动测法.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基桩竖向承载
论文对分布式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网络组织和分布式组织的基本理论.论文在这一部分主要从管理学的组织理论和信息科学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理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