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展览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虚拟人工交换软件的框架与交互设计为例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公共科技场馆在国民科技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公共科技场馆的建设在不少地方被提上日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馆的建馆思想在发生着变化,其展览教育功能更为突出。得益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科技馆科普展教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使得科普展教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人性化、生动化的特点。本文以应用于山西移动科普展馆的虚拟人工交换软件为应用背景,对构建虚拟现实软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该软件采用了基于Virtools、VC和Flash的可视化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应用效果。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普的界定,并从各个维度对科普进行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虚拟现实的概念与特征,总结了它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与意义;其次,对本文应用到的技术进行了简介,详细介绍了Virtools开发平台及其开发流程;再次,根据科普的特征,对虚拟人工交换软件进行了分析设计,阐述了软件的主要流程特点,根据基于Virtools开发的基本流程,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步骤;最后扼要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和开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机器人教育逐步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具有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操作性等特点,被认为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本文在运动参与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背景下,通过对不同的体育社会学流派和理论的实践研究和理论分析做理论预设层面上和方法论层面上的分析、探讨,旨在理论层面上对体育社会学研
形体艺术课程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女大学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身型、培养高雅气质、提升自信心和表现力的主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
教师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在对已有研究了解的基础上,从教学论的角度对现有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进行再反思。现有对于教学反思的研究大多数看到了反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