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会计核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不断发生变革,我国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以医疗收入为主的公立医院收入是补偿医疗活动中各项支出和耗费的来源,是我国医疗事业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我国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监管。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替代《医院会计制度》等规范,在我国各级公立医院正式施行。这些制度文件的出台,对医院弥补日常耗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收入业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组织,其发展的根本性目标是在合理保证医院生存发展所需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履行社会责任。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以及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过程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细化,其做法和经验为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提供了重要借鉴。即公立医院可以针对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收入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提升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另外,由于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机制,公立医院应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作为指导,不断优化其收入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持续完善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以最终实现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首先对公立医院收入业务的关键风险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其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共十五种风险;其次,采用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国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再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对H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以及风险管理机制失灵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是对公立医院收入业务的关键风险和风险管理目标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论可以丰富公立医院收入的风险管理理论;二是基于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提出了我国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对策,以更好地指导公立医院收入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