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促进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不断深入,提升辅导员的审美人格是关键性环节。辅导员通过“言传”和“身教”外化的审美人格对大学生具有榜样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辅导员自身亦具有优化辅导员工作、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以及塑造辅导员新形象的功能。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的实际情况和人们理想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的培育,探析审美人格培育的机理和方法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推进辅导员理论和实践研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本论文在分析的过程中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格的理论阐述,以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为中心,从历史性和现实性两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内涵、培育机理和培育方法。共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引言。主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机理与方法研究问题的历史缘起和研究现状,并在综合比较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部分合理内核,从而奠定本论文的基本理路。第二部分: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的内涵分析。包括含义、特征、功能以及现状等基本问题。通过系统的梳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视角。第三部分: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机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人格培育理论进行综合梳理和有效分析,取其精华而自用,利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获取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的关键要素,旨在构建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体系。第四部分:高校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方法问题。提出了建设以辅导员审美人格关键要素提升为指归的培育载体——以学校的培养培训为基本载体,美的校园文化为一般载体,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为特殊载体,以新媒体和其它学科的美学渗透为复合载体;设立并完善辅导员审美人格培育运行机制,提出了设立辅导员准入审美感觉测试、补充辅导员审美知识考核、增加辅导员审美教育课程以及鼓励辅导员参加审美活动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