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协同通信中继策略和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继协同通信技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等新的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不仅能够有效对抗多径效应保证通信质量,而且由于用户之间相互协同还能增加系统空间分集增益,提高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首先本文从单中继协同转发协议开始入手,讨论了单中继协同传输系统模型以及相应的分集和分集合并技术,并对不同的中继转发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单中继协同系统模型中存在一个信源节点S,一个目的节点D,一个中继转发节点R。三个节点分别组成三条通信链路,即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直接传输链路(SD),信源节点与中继转发节点之间的中继传输链路(SR),中继转发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中继传输链路(RD)。在该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转发机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当系统中存在直接链路时,DF机制下系统误码率要低于AF机制下的系统误码率;当系统中不存在直接链路时,在系统信噪比低的环境下,AF机制的系统误码率要高于DF机制的系统误码率,但是随着系统信噪比逐渐增加,AF中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逐渐增加,DF系统误码率的优势逐渐降低。然后文章在AF中继转发机制和DF中继转发机制的理论基础上,以单用户混合中继协同系统为模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最优系统能效为目标,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证明不论随着系统总功率Pt的增加还是信道增益的增加,混合中继协同系统都具有较高的吞吐量和系统能效,系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单用户混合中继协同系统中,系统自适应地选择AF中继转发机制或者DF中继转发机制进行信息转发,克服了传统单一转发机制存在的弊端,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和系统能效,改善了系统性能,增强了资源利用率。最后文章在中继协同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技术,并结合中继协同技术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优势,在最优化功率分配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播组认知协同通信系统吞吐量的变化,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随着多播组内用户数量的增加,对应多播组的速率权重因子变大,从而使得该多播组速率增加。因此,该传输机制可以提高含有更多用户多播组的速率。
其他文献
<正>3月9日肯尼亚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朱比利政治联盟候选人、现任副总理乌胡鲁·肯雅塔以微弱优势当选为肯尼亚第四任总统。对于这次选举,肯尼亚人和西方国家都捏了把汗。肯尼
目的观察黄精赞育胶囊治疗男性不育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男性不育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生精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口服黄精赞育胶囊治疗。观察两
从光纤光栅测温传感原理入手,分析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青藏高原冻土地温监测中的可行性,并在青藏铁路DK1053+600处埋入了15只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进行
整理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施治,以及涉及饮食调养、药膳、中成药、验方、外治法、功能锻炼、日常保健等防治措施。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
目的为促进乳腺导管通畅,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减少乳腺炎的发生,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740例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乳房热敷、乳房按
本翻译报告的原文来自《2013年全球幸福感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3),三位作者分别是约翰·赫利维尔(John F.Helliwell)、理查·莱亚德(Richard Layard)、杰弗里·
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同时具备一般矮塔斜拉桥和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的优点,增大了一般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的跨越能力,在腹板抗开裂性能、预应力体系设置、混凝土顶底板和
已有许多研究建议使用合成信度来估计测验信度,并报告其置信区间。有三种方法或途径可以计算单维测验合成信度的置信区间,包括Bootstrap法、Delta法和直接用统计软件(如LISRE
世界经济在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的标准也提高了。世界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人口老龄化,这种态势在中国变得越来越严重,以至于老人的生活质量,生活环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特定个人因素以及情境因素与顾客网络负面评价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解释网络负面评价形成的原因.同时,研究也验证了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