铱掺杂钴基催化剂在甲基磺酸铅中的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动力铅酸电池使用量的增加,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工艺备受关注。熔炼还原法得到金属铅因为高温还原消耗巨大能量而且污染物治理技术昂贵。熔炼还原法回收金属铅工艺,由于高温还原消耗巨大能量,同时污染物治理技术昂贵。因此,铅电解的湿法冶金技术一直处于回收技术发展的前沿,提供了高效和可持续的绿色铅回收工艺。酸性条件电解铅回收工艺中,氟硼酸(HBF4)和六氟硅酸(H2Fi S6)用于商业化的电解铅精炼过程,但是电解过程中排出的氟化氢会造成环境污染。甲基磺酸腐蚀性低,与HBF4和H2Fi S6相比毒性较小,挥发性小,离子导电性高,是较为理想的电解液。但是甲基磺酸铅体系电沉积铅过程中,阳极存在二氧化铅与氧气竞争反应,二氧化铅副产物的生成会增加电解能耗,降低铅沉积量。因此本文研究甲基磺酸条件下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阳极析氧反应(OER)催化剂,通过降低阳极析氧反应的过电势,促进氧气析出,抑制二氧化铅的生成。从而降低甲基磺酸铅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利于铅沉积。贵金属铱作为酸性电解水析氧反应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存在资源稀缺,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需要研究合成低含量铱掺杂催化剂。针对上述目标要求,合成并研究在酸性条件下催化性能优异的贵金属铱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具有较好稳定性的ZIF基MOF材料ZIF-67为基底,在Co-NCs中掺入铱合成Co@Ir-NCs催化剂。通过调节合成条件及铱掺杂量,电化学测试得到Co@Ir-15%-NCs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在0.5M甲基磺酸中,过电势η=262 m V(J=10m A cm-2),Tafel斜率为83 m V dec-1,在J=10 m A cm-2下电压能够持续稳定10 h。将Co@Ir-25%-NCs催化剂应用在电解甲基磺酸铅阳极过程,通过mapping、EDS等表征测试电极表面中铅含量,得到铅的质量分数仅为19.45 wt%,远低于未添加催化剂下电极表面的铅含量(93.02 wt%)。恒流电解甲基磺酸铅过程中的电位为2.25 V(vs.RHE),低于未添加催化剂下的电位(2.73 V(vs.RHE))。表明Co@Ir-25%-NCs催化剂能有效抑制阳极二氧化铅的生成并能降低电解能耗。(2)通过电镀方法在碳布上电镀铱得到CC-Ir催化剂。通过优化电镀时的电流密度,时间,温度等参数得到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优异的催化剂。电流密度为2 m A cm-2,电镀时间为2 h,电镀温度为85℃下电镀得到的CC-Ir镀层表面光滑,颗粒大小均匀。铱的质量分数为7.2%,大部分以铱单质的形式存在。CC-Ir催化剂表现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 M甲基磺酸溶液中过电势η=257 m V(J=10 m A cm-2),Tafel斜率为73.5 m V dec-1,在J=10 m A cm-2下电压能够持续稳定10 h。通过mapping、EDS等对CC-Ir催化剂电解甲基磺酸铅过程的电极表面测试分析,得到铅的质量分数仅为1.42 wt%,远低于未添加催化剂下电解的电极表面铅含量(93.02wt%)。恒流电解甲基磺酸铅过程中的电位为2.18 V(vs.RHE),低于未添加催化剂下的电位(2.73 V(vs.RHE))。得出CC-Ir能有效抑制甲基磺酸铅电解过程中阳极二氧化铅的生成并降低电解能耗。(3)采用电镀的方法在碳纸上电镀铱和钴,并对电镀所得到的CP-Ir+Co在温度为300℃、400℃、500℃的空气条件下氧化。400℃下氧化,电镀得到的Co单质大部分被氧化为Co3O4,得到层状CP-Ir+Co3O4催化剂。铱和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6 wt%和28.04 wt%,大部分铱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所得到的CP-Ir+Co3O4,在0.5 M甲基磺酸溶液中过电势η=267 m V(J=10 m A cm-2),Tafel斜率为72 m V dec-1,在J=10 m A cm-2下电压能够持续稳定10 h,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CP-Ir+Co3O4催化剂应用在电解甲基磺酸铅阳极过程中,通过mapping、EDS等表征对电极表面中铅含量进行测试,得到铅的质量分数仅为1.3 wt%,远低于未添加催化剂电解后电极表面的铅含量(93.02 wt%)。恒流电解甲基磺酸铅过程中的电位为2.19 V(vs.RHE),低于未添加催化剂下的电位(2.73 V(vs.RHE))。得出其能有效抑制电解过程中阳极二氧化铅的生成,降低电解能耗。
其他文献
近年来,MEMS加速度计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MEMS加速度计一直存在着输出数据精度较低的缺点,因此,提高MEMS加速度计的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MEMS加速度计量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设计并搭建了一整套标定系统,并着重研究解决了MEMS加速度计的确定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如下:(1)针对MEMS加速度计标定系统进行总
学位
石化行业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乙烯作为典型石化产品,生产装置运行过程复杂、能源消耗量大。通过对其建立预测模型,寻找生产配置和能效优化的方向,是落实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麻雀搜索算法易陷于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极限学习机输入权重和隐层阈值随机生成导致的泛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的极限学习机,建立了乙烯装置生产能力预测模型,能
学位
当今世界,由于环境污染、能源匮乏、温室气体的大量释放,人们需要更多的洁净能源。燃料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排放的特点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动力学很缓慢,需要许多铂基催化剂来驱动化学反应。高昂的铂金价格和稀缺的储量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应用。所以,人们目前还需要研发廉价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来催化氧还原反应,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等。此外,利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
学位
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是根据RGB图像估计每个像素点的深度值,即物体离摄像头的距离。它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已广泛的应用到自动分拣机器人、VR虚拟现实、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中,存在特征提取、表达不够充分的问题,导致深度估计精度不高。本文围绕特征提取、表达展开研究,旨在提高深度估计精度,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和结构相似性的单
学位
1,5-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因其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在药物化学中应用广泛,对于此类结构的合成、修饰和转化具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例如,对不饱和1,5-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七元环结构中亚胺双键的不对称还原以得到光学活性的化合物。但是过去的方法中多是使用一些毒性较强以及低原子经济性的有机试剂或者高压的氢气作为还原剂,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更多高效环保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开发了一种通过铱催化剂实现2
学位
胺基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其因作为抗抑郁类药物以及麻醉类药物而受到广泛关注。胺基酮类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与胺基醇类似,因此也可作为胆碱及神经碱的类似物参与反应。此外,胺基酮类化合物还可以作为吡咯、嘧啶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关键合成中间体。同时还可以作为光引发剂参与光聚合反应。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可作为药物参与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近年
学位
众所周知,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中是必不可少的,酯化反应是合成许多精细化学品如香水、溶剂、药品、食品防腐剂、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的常见和必要的反应。工业酯化过程中常用的酸催化剂主要是均相无机酸(如硫酸),催化活性高,成本低。然而,液体酸催化剂具有强腐蚀性,会带来催化剂难分离、对环境不友好等难题,不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主题。因此开发具有稳定性高、绿色环保的固体酸催化剂是当今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用非均相酸催化剂
学位
入湖河流沉积物营养盐的释放制约了河流与太湖水环境的改善。因目前对太湖岛上入湖河流沉积物氮、磷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响应研究较少,笔者于2020年10月采集西山岛15个代表点位的沉积物样品并测定了其氮、磷含量,进行沉积物对不同初始浓度氨氮(NH4+-N)、磷酸盐(PO43--P)的吸附-解吸模拟实验;研究各点位沉积物对水质的响应,确定了需水质管控与沉积物疏浚的点位。结果表明,西山岛河流沉积物总氮、总磷平均
期刊
甲烷是最稳定的烃类化合物,以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形式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同时甲烷是比CO2增温效应更强的温室气体,加之“甲醇经济”概念的提出,甲烷直接转化制甲醇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甲烷直接制甲醇过程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受到甲烷稳定性强且甲醇反应性高等因素限制。现阶段温和条件下甲烷直接制甲醇的催化反应体系设计思路是:选用合适的热、光或电化学催化剂活化甲烷分子中的C-H键,并提供具有温和氧化能
学位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民用等方面,检测和报警氨气、硫化氢、硫醇等有毒气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一类重要的固态传感器材料,但是,传统的单一金属氧化物存在着工作温度高、检测限高等缺点。近年来,研究者采用复合、掺杂、表面修饰、形貌调控等方式,增加金属氧化物的传感活性位点,加速其电子传输能力。研发高性能的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材料仍然是该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类水滑石(LDHs)材料独特的层板元素
学位